,那還有啥公司有資格算?
yy網從3000萬使用者繼續往5000萬、8000萬,乃至上億發展,所有政治正確方面的障礙,都隨著這一筆投資掃清了。
剩下的,就是雙方就估值和出資形成的分歧彌合過程了。
yy網的使用者成長非常快,生態的盤根錯節和使用者黏性也非比尋常,所以風投界對其估值的變化也是非常迅速,幾乎一天一個價。
04年寒假的時候,也就是16個月之前,當時yy網才100多萬使用者,資本市場對這家公司的估值平均也就兩三千萬美元。
但是04年暑假,使用者突破500萬的時候,資本市場對其估值就至少是一億多了。後來04年底進一步擴充套件到米國全學歷階層(允許中學生也加入,不僅限於大學生社交,前文有描述),使用者量也輕鬆突破1000萬時,資本市場對其估值也漲到了三四億。
而現在,3000萬的北美使用者量,上千萬的海外英語圈使用者量,資本市場對這家公司的估值,至少也是15億美元,個別激進的迫切求進場的機構甚至開到了20億。
問題是,如果顧誠認了公司的成長速度,他為什麼要在20億美元的時候就鬆口呢?
顧誠現在不是非常缺現金流,而他的公司已經滾雪球一樣進入了高速成長期。後續推廣也燒不了多少錢。既然如此,在手上再捏個一年,等公司漲到或許50億,再問有沒有人想進場,不好麼?
歷史上那波跟在彼得蒂爾身後想要入股facebook的風投機構,犯的就是這個錯誤。
在另一個時空,扎克伯格每次跟他們談的時候,開出的價格都至少是眼下風投資本們對facebook估值的兩三倍之多。然後風投們每次都覺得不划算,然而因為談判的冗長、拖沓,僅僅多等半年乃至九個月之後,他們就赫然發現facebook的市值真的漲到了當初扎克伯格開的價位。
然後扎克伯格就又漲了。覺得被羞辱的風投就繼續不想投,最後白白錯過。
彼得蒂爾作為未來的矽谷投資教父,自然也是深諳這個道理的。他的眼光,起碼比99%的矽谷風投經理要毒辣。
所以,他需要出一個比資本市場估計還高得多的價格,一個“預測yy網在一年後甚至兩年後可以達到的高度”的價位,並且提前把這部分溢價攤在臺面上,塞給顧誠。
經過李瑩和對方進行了多輪談判,彼得蒂爾最終願意承認yy網至少值45億美元的估值。相當於資本市場上其他靠譜機構估值的三倍!哪怕是和矽谷排在彼得蒂爾身後第二激進的風投相比,彼得蒂爾也相當於對方報價1。3倍左右。
這個結果最終公佈時,其魄力大大震驚了矽谷所有同行。
雙方的具體股權投資交易模式,是彼得蒂爾控制的founders…fund投資基金,注資5億美元到yy網,佔股新公司10%的股權。然後founders…fund基金再出資5億美元,購買顧誠手上10%的公司股份。
也就是說,投資完成之後,彼得蒂爾的founders…fund基金累計花了10億美元,在yy網佔股20%。yy網其他創始人團隊和管理層,已經認購的原始股加上未來的績效期權股,大約也是20%左右(本來顧誠設定的上限是不超過30%,但那是在扎克伯格還未離職之前定下的,為了繫結扎克伯格,現在扎克伯格閃了,只剩下李瑩等少數幾個有資格拿績效期權的,所以這部分比例降低到了20%),而剩下的60%,依然控制在顧誠本人和他的白手套控股公司手中。
yy網的新估值也會從45億美元增加到50億美元,其中5億美元就是彼得蒂爾的基金注入進來的,只能用於公司的後續運營,是公司資產,不得挪用。
而另外5億美元,因為是“收購”而不是“增資/增發新股”,所以是那家基金支付給大股東顧誠個人的,顧誠拿了這筆錢之後,想幹啥就幹啥,和公司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個條件,是李瑩打聽到顧誠在國內跟黃易的丁三石談合作、談“未來的內容產業顧誠做平臺、黃易做原創”的模式後,缺少現金幫助黃易退市私有化,所以才幫顧誠爭取來的。
黃易公司雖然還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但是因為早年在網際網路寒冬期大量低價回購股票(尤其是顧誠當時就吸納了12%的流通股,後來和丁三石換了黃易郵箱等業務,前文有述)所以實際上黃易公司目前在散戶手上的流通股金額並不是很高。
顧誠有了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