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宋玉,是吾大敵啊!”袁宗嘆氣說著,“還有荊州周羽、益州石龍傑,亂世出蛟龍,果是不假!”
袁宗提的這三個,便是南方豪雄,若有人能一統南方,必出自三者中的一個。
想到這裡,饒是以袁宗的心性,都有些急切,問著:“依你之見,本公現在氣運,可稱得王否?”
道人一驚,隨即明白袁宗這是被蓬勃發展的南方逼迫,想先奪得大義,儘快一統北地,才好和南方抗衡。
這時只能運起望氣術法,向袁宗看去。
就見青氣旺盛,其上又有絲絲紫氣,飄渺不定,更有大量黑氣傳來,和紫氣混淆,成為黑紫之色,心中就是大嘆。
本來關中殘破,便是袁宗盡取其地,也沒有紫氣生成。
但現在不同!袁宗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諸侯奉不奉命還是兩說,但起碼大乾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自然有著紫色。
而袁宗把持社稷,將紫色據為己有,自然氣運大盛。但此法也有弊端,便是要受皇室和諸侯氣運的反噬,就有大量黑氣,混淆在紫氣之中,若不能清除,將來必有大禍!
這話只是心中一過,表面上自然不能這麼說,道人就笑:“貧道觀秦國公之氣運,青氣充滿,其上更有紫氣,若能鎮之以靜,將紫氣盡數吸納穩定,那王者之命難以動搖!”
這言下之意,便是現在還不到稱王之時。
袁宗聽過後,面色青氣一閃,看得道人心中一寒,但還是勸著:“歷來天下爭奪,從無以南統北者,不論南方出了何敵,大人只需將漢中牢牢保持在手,再徐徐攻略北地,只要北地中原在手,一統天下,就在反掌之間爾!”
這話是有經濟依據的,南方開發還不成熟,無論是作物產量還是人口都遠遠比不上北方,而這些就是戰爭潛力!
人口少,兵卒就少,糧食少,士卒無力,大軍也不能長久作戰,怎能打得過北方?
所以道人此策也不能算錯,只要北地盡得,再從漢中拿下益州,到時順長江而下,便是宋玉一統吳州荊州,也只有敗亡的份!
袁宗本來就是心思敏銳之人,剛才只是被南方大敵刺激,現在恢復過來,終於醒悟,行禮說著:“道長大才!卻是本公失禮了!萬望不要見怪!”
“呵呵!”道人撫須微笑:“大人有龍虎之姿,平定天下之才,我太上道自會順應天命,全力輔佐!”
袁宗又踱了幾步,計較已定,確定自己目前的重點,確實應放在北地,稱王也過早,就問著:“那道長有何教我?”
“朝廷皇室氣運,自有本門施法鎮壓,不會對秦國公造成困擾,國公目前需擔心的,還是北方的外敵啊!”
“大乾北方,有雍州、豫州、徐州,這都是精華之地,萬萬不可放手,至於更北的幽州、涼州、毗鄰草原,有胡人作亂劫掠,民力睏乏,卻是不足為懼!”
“大人已經佔了雍州,接下來只需將豫州、徐州中原之地掌控在手,便立足不敗之地!”(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下各方 為新舵主神經病二代賀
大乾遵古法,劃天下為九州。
南北以長江為界,在南,依次是益州、荊州、吳州,還有一個交州,處於最南邊,與三州交界。
在北,則是雍州、豫州、徐州,更北則有涼州、幽州,毗鄰草原,歷來飽受胡人劫掠。
若論天下精華,那就在中原三州,即雍州、豫州、徐州。
這三州,人口稠密,良田連傾,物產豐盛,得之可得天下!
道人提及九州,自不是沒有用意的,只聽他聲音徐徐,帶著一股特有的力量:“時逢亂世,大乾真龍隕落,再也無力鎮壓,天下各州蛟龍四起,各憑天命爭奪!”
“這其中,交州龍氣羸弱,不歸正統,難有作為,而幽州、涼州之龍氣,受草原胡人劫掠,也是不堪重負,成不了氣候!”
“這真龍之爭,其實就在益州、荊州、吳州、雍州、豫州、徐州這六州蛟龍之爭上!”
“這本是隱秘,但大人乃我教掌尊親點的雍州潛龍,自然也就說了。”
袁宗只覺得自身氣運大動,知道這乃是隱秘,見道人不避嫌,也跟自己說了,不由心中大快。
問著:“那各州潛龍來歷,太上道可曾知曉?”
“吳州龍氣,自然為吳國公所得,在荊州,便是大都督周羽,而益州,就是石龍傑,此人來歷詭秘,疑是鬼王重生,但既然已經轉世,又打敗了原先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