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4 / 4)

據說,有的讀者忘記喬光樸是小說中的人物,到處打聽喬廠長現在哪裡;有的還寫信給工業領導部門,要求把喬廠長調到他們那個單位工作,帶領群眾改變那裡的落後面貌。一部短篇小說在群眾中產生如此強烈的反響,確實是不多見的。

在張希永工作的這個工廠,並沒有“喬廠長”這樣的人物出現,張希永甚至記不清楚當時工廠的生產情況,他只模模糊糊地記得,當時工廠生產的好像是一種水泵,收入和其他企業一樣。

1985年:鐵飯碗不保(1)

張希永後來說,他對當時的工廠情況記得不清楚,主要是因為不喜歡自己被安排的這種命運。他覺得工廠太小,不是自己應該去的地方,張希永當時沒有太大的奢望,只是希望能夠去一個大一點的、正規一點的工廠,

在當時,能夠去一個國營大廠是像張希永這樣的年輕人的夢想,因為這意味著好的福利和前途。但是,張希永知道,他當時沒有其他選擇,畢竟就業的機會不多。而且,這是他擺脫下鄉當知青的唯一選擇。

作為新工人,張希永被送進了上級單位——瀋陽市拖拉機總廠學習。一年的學習結束之後,張希永又開始讀瀋陽市開辦的電視中專,這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教育。

就在張希永在外面學習的時候,單位的生產經營情況卻江河日下。當時身為排程的石永階對這個時候工廠的情況非常清楚,自從1978年一年換了四任廠長後,工廠在1979年又熬過了一年。到了1980年幹不下去了,工廠領導召集全廠職工開大會,宣佈工廠幹不下去了,從今天開始大家自謀職業,可以利用廠裡的裝置和廠房自主合作。

工人們組織了三個生產組開始自謀生路,但是還有20個老弱病殘沒人要,石永階就帶著這些老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