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同年新南威爾士殖民當局任命查爾斯.約瑟夫.拉特洛伯為菲利普移民區行政監督官,相當於副總督。他和隆斯達爾一樣是有才幹的殖民地行政官員。拉特洛伯在隆斯達爾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和發展了這個移民區。到後,他首先解決了巴特曼60萬英畝土地問題。政府承認巴特曼在開發菲利普殖民區有功績,是先驅者,但他佔用的60萬英畝土地必須予以沒收;同時允許他在季隆附近以7919英鎊購買9500英畝土地,其中的7000英鎊地價予以免除,換言之他只用919英鎊購買了9500英畝土地,以此作為對他開拓菲利普區功績的酬勞。接著又解決了亨蒂家族在波特蘭灣地區的土地問題,是採用將其佔用的土地折價為1750英鎊的辦法解決的,即該家族拿出1750英鎊交給政府了事。
隆斯達爾和拉特洛伯都大力提倡發展經濟和大規模引進移民,因而殖民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以牧業言,1836年有羊26500頭,1841年上升至782283頭,增長29倍多,到1850年羊的頭數高達5318046頭,比1841年又增長近9倍。以農業言,1840年,小麥播種面積為1940英畝,1845年上升到11466英畝,增長近5倍。1850年為28510英畝,比1845年增長近兩倍,是年小麥產量為52340蒲式耳。出口貿易亦發展得十分迅速,1850年出口總值已達100萬英鎊。
農牧業經濟的發展是以大批移民的引進為先決條件的。1836年,菲利普移民區共有人口224人,1840年10291人,1845年31280人,1850年上升到77345人,1850年的人口是1836年的345倍還多,可見人口增長是何等迅速了。
這裡的人口完全不同於新南威爾士和範迪門殖民區,那裡有犯人移民,移民主要是來自英國,而菲利普的移民沒有犯人移民,而且不少的移民是從範迪門和新南威爾士遷移過來的。經濟高速發展和人口猛烈地增長,其經濟實力逐步增強起來,進入40年代後遠遠超過新南威爾士以外的所有殖民區,但它仍然作為新南威爾士的一部分屬它管轄。因而在30年代末已開始了脫離新南威爾士的分離運動。到40年代中葉,這個運動出現了高潮。其原因有下列幾點:第一,經濟實力增強是導致分離運動的基本因素;第二,菲利普殖民區的農牧場主主要是從範迪門殖民區遷徙過來,當其經濟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便要求獨立,以擺脫新南威爾士的“牧羊大王”的控制與競爭;第三,英國政府支援其分離運動,這樣便於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第四,有範迪門分離出來的先例可援引;第五,1850年菲利普殖民區已獲准建立民選立法議會。菲利普各界人民多次向英國政府提出要求獨立的申請報告,但是一直遭到新南威爾士的反對而未獲成功,恰恰因此使分離運動日益高漲。1850年英國殖民部面對高漲的分離運動,怕加拿大1836年事件在菲利普殖民區重演,遂決定批准菲利普殖民區獨立。1851年,國會透過建立新殖民地的法案。同時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命名這個新的殖民地。新殖民地的建立反映了澳大利亞公民殖民地社會的不斷發展。
“靠!這些英國人的殖民史還真是複雜!不過那數以萬計的牛羊也真叫人眼紅!菲利普移民區要求獨立?我不正好可以利用一下!哈哈分化敵人就是最好的打擊方式。”
英國的移民狀況。
1830年澳大利亞白人人口為7萬人,1840年上升至190400人,1850年增至405356人,1850年白人人口比1830年增長倍,其中新南威爾士萬人;菲利普港區為萬人;塔斯馬尼亞萬人;南澳大利亞為萬人;西澳大利亞為5000人。
關於各殖民區人口增長詳細情況請見下表:
1836—1851年各殖民區人口增長狀況表
年代新南威爾士菲利普港區塔斯馬尼亞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
183676845224438955461549
1845149261312806400022460-
18511872439748970130665385886
“現在是1840年,也就是說處於英國向澳洲移民的高潮前夜!現在澳洲白人總人口是多少?讓我查查?暈了,才19萬人啊!英國人用這點人口就佔有澳洲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不怕消化不良?趁現在英國人在此還弱,正好拿下,要是等到十年後,這兒的英國人達到了四十萬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