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白銀,朕何處尋去?”道當用右手狠命壓著胸口,防止心臟跳出來。
“臣等懇請陛下,動用內帑。”內帑就是皇帝的私房錢,當時道光帝的家族佔有全國良田的二十分之一,可謂天下第一大地主。其私房錢,以億萬計。
“難道大清真的沒錢了嗎?難道大清危難到如此地步了嗎?”道光勃然大怒,怎麼朕這麼辛苦治理天下,而天下竟需要朕的私房錢來維持?歷代清帝,凡是聽到要動用私房錢時,沒有不動怒的。
“……”穆彰阿、潘世恩、王鼎、何汝霖、湯金釗,見道光發怒,雖在意料之中,但仍驚出一身冷漢。唯有隆文陰沉著臉,看不出他如何驚恐於天威之下。此人乃滿族,自幼心狠手辣,五歲時就以擰斷雞脖子為樂,又善於勾陷大臣,再加上天天陰沉著臉,朝中大臣見之無不驚心,背後稱其為“閻王”。道光見其有震懾百官之才,越發的寵愛,委任了京津防衛大任,若見有不軌之臣,可密奏之。不過此人汙陷百官是一把好手,若要他出什麼好主意,那就非其所常了。
“萬歲,臣有一計可不用內帑,只是這辦法有違朝綱,請萬歲準了臣無罪,臣才難說。”軍機大臣兼大學士王鼎大著膽子,硬著頭皮說道。道光知道此人,乃“狀元宰相”為人清廉正直、善於辦案、又勤於政,頗有主意。在如此情形之下也就只有他敢於“直面”了。
“恕你無罪!”
“英夷公使包令,法夷公使布林布隆,代表英法兩國,向大清建議,他們可以借貸白銀和武器與大清,並願意出兵助我大清剿匪。只是……”
“我天威仍在啊,如今上邦之國有難,外邦小國莫不踴躍相助!他們有什麼要求?若是尋求封賞,朕一概準了!”道光還沉浸在他的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
“英法兩夷上了幾條建議,請聖上聖裁。他們願借貸我天朝銀元一千萬元,年息以五分計,可分二十年還本付息。願借遠征軍四千,以討教匪,其軍費由我大清負擔。事成之後,兩夷懇請大清開放,天津、上海、寧波、廈門、廣州五處為通商口岸。準其商人自由通商。充許兩夷傳教士建立教堂並自由傳教。兩夷商民及傳教士若有違法,由駐地領事裁決。為保兩夷僑民安全,準其在通商口岸租借土地,以為租界,並準其自立軍隊……”
本文由鐵血讀書首發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十八章 新軍(2)
“夠了!”道光猛的一拍龍案,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此等有辱國本的條件,朕不答應!洋夷之軍如踏進我大清的土地上,這大清天下是姓滿呢還是姓英法?”
“萬歲,王鼎有通敵賣國嫌疑,臣請將其拿下,著大理寺審理。”活閻王隆文陰沉著臉靠近王鼎,只等道光一聲令下,就動手擒拿。
“罷了,朕說過恕其無罪。以後此等賣國之事,不可再議!”
“萬歲聖明!謝萬歲隆恩!”王鼎磕頭如搗蒜,連聲謝罪。
“萬歲,這英法兩夷遠隔我大清萬里之遙,若有不軌之心也只是表裡小患,而教匪卻是心腹大患!不如以小患去大患,等大患已去,再治小患不遲!如此兩患皆可去。”穆章阿小聲的說道。
“這話怎麼講?”
“萬歲,如今要滅教匪,非大筆銀子購買西洋槍炮不可。我大清國庫空虛,兩夷又有借貸之意,不如只向兩夷借銀子,但不要求兩夷出兵,以此為條件,必可以說服兩夷放棄其它種種不合理要求。等天下太平之日再還本付息。”
“此議甚佳,愛卿以為何人可辦此事?”
“臣以為王大人,和洋人有過接觸,當是辦此事的不二人選。”
“王愛卿,你有何異議?”
“臣領旨。”此時的王鼎那還敢說半個不字。但領旨的話說出去以後,立即感覺自己掉進了一個圈套之中。洋夷個個如狼似虎,豈是那麼好商量的?只要求別人借錢給你,但又不給別人好處,這樣的事,那能辦得下來?如果辦不下來,恐怕穆章阿又要藉此生事了,“不行我得拉穆章阿也下水。”王鼎乃狀元出生,頭腦自然轉得飛快,只一轉眼的功夫,就有了主意。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道:
“萬歲,臣已年邁,精力不足,恐將此等大事辦砸了,有損國體。而穆大人年富力強又足智多謀,可成此大事,臣懇請萬歲准許,此事以穆大人為首,臣輔之,如此必成。”
“准奏!”道光和王鼎想的不同,他認為王鼎乃漢人,辦這樣大的事,如果沒有一個滿族大臣牽制,恐怕會有損於滿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