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1 / 4)

違背了和中國簽訂的懸案大綱協定精神,和中國的領土爭端問題,就這樣不了了之。

1921年7月,蒙古上層王公與蒙古人民黨在蘇聯紅軍的支援下(當時已經進入外蒙古),宣佈“獨立”,建立“蒙古國”。訊息傳來,國內各民間團體、黨派紛紛發表宣言,致電當時的北京政府,反對蒙古王公貴族分裂祖國的倒行逆施,並譴責蘇聯對外蒙古的武裝佔領。北京政府也釋出了一份措詞嚴厲的宣告,譴責外蒙古企圖分裂中華民國的行徑,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但也只能僅此而已。

1945年二戰結束前,在斯大林的堅持下,蔣介石被排除在雅爾塔會議之外(這就是英美中在雅爾塔會議之前召開開羅會議的原因)。斯大林之所以不想讓蔣介石參加雅爾塔會議,表面上是認為中國不夠大國的資格,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讓中國參與有關蒙古問題的討論。雅爾塔會議的結果,美英兩國最終同意了蘇聯維持外蒙古“獨立”現狀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前往蘇聯訪問,開始時很受斯大林的冷遇,據說進行建立同盟的談判前,蘇聯提出前提條件要求新中國承認蒙古獨立。儘管中蘇後來簽訂了《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但談判中的不快當事人記憶猶新,這也許是構成後來中蘇交惡的最初起因。

1953年赫魯曉夫上臺後,蘇聯歸還了旅大軍港和東北鐵路的管理權。但當中國提出解決蒙古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時,遭到了赫魯曉夫的斷然拒絕。而此時的蒙古,早已投入了蘇聯的懷抱。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中蘇交惡,導致了兩國邊境出現非常緊張的態勢,蘇聯人在中國邊境陳兵百萬,威脅著中國的西部和北部邊疆。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人甚至全面越過“條約線”,偷偷摸摸的把邊界向我方一側推進,導致中蘇邊境小規模的衝突不斷。

1969年的珍寶島事件,讓中蘇矛盾發展到頂峰。珍寶島位於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中國一側,全島面積平方公里,長約1700米,寬約500米,距西岸(中國)200米,距東岸(前蘇聯)300米。從1967年到1969年初,雙方巡邏隊在島上衝突不斷,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火箭炮,我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雙方展開猛烈的爭奪,互有傷亡(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佈的數字為亡58人,傷94人;我方公佈的數字為亡29人,傷62人,失蹤1人)。

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蘇聯的勢力開始日漸減弱。1986年7月28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發表講話,承認中蘇兩國存在邊界問題,並表示願意按照國際公法,合理解決兩國間的邊界問題,共同建設一條和平邊界。對此,我國領導人鄧小平做出了積極的回應。由此,中蘇邊界談判開始走上正軌,併成立了聯合勘界委員會,逐步展開勘界立碑工作。

1989年5月,鄧小平再次明確宣佈:“後來中蘇進行邊界談判,我們總是要求蘇聯承認沙俄同清王朝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承認沙俄透過不平等條約侵害中國的歷史事實。儘管如此,鑑於清代被沙俄侵佔的150多萬平方公里是透過條約規定的,同時考慮到歷史的和現實的情況,我們仍然願意以這些條約為基礎,合理解決邊界問題。”

在鄧小平的講話精神下,1989年10月舉行的中蘇第三輪邊界談判對中蘇東段大部分邊界的走向達成一致。1991年5月,兩國簽訂《中蘇東段國界協定》,中方收回兩江主航道中心線中方一側的島嶼,並取得了經黑瞎子島兩側在兩江水域的自由航行權和經圖們江下游的出海權。

1991年,蘇聯解體,原和蘇聯接壤的邊境分別為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所有,邊境談判也繼續在這四國間繼續進行。1994年9月,《中俄西段國界協定》簽署;1998年11月,中俄兩國已勘定的邊界首次在實地準確標示。至此,除黑瞎子島和阿巴蓋圖洲渚兩地的劃界外,中俄邊界問題全部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中國同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三國的邊境劃界談判也在順利進行。1994年4月26日,中國與哈薩克總統簽署了《中哈國界協定》,隨後又在1997年和1998年簽署了兩個《中哈國界補充協定》,最終解決了兩國間的邊界問題。

1996年7月4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期間簽署了《中吉國界協定》。1999年8月,中吉兩國又簽署了《中吉國界補充協定》,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