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套所謂的成功經驗或模式。而過去的成功經驗或模式則強化了企業原有的解決問題、進行決策的方法。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唐納德·蘇經過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成功企業所具有的“積極的慣性”這一概念。一開始,企業依靠大膽的行動取得了成功。成功讓企業的經理人相信自己找對了正確的方法,於是企業繼續進行更多的投入,成功模式也越來越完善。只要環境還沒有改變,成功模式就會持續發揮作用,以至於成功模式自己產生了生命。公司也一再沿用這些過去管用的成功模式,一點也不懷疑所謂成功模式的合理性。假如環境沒有發生改變,沿用企業的成功模式也許無所謂。但是環境的變化,很可能讓過去有效的模式失去效力。
比如跨國公司進入一個新的市場時,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在其他市場成功的模式照搬進東道國,而忽視當地客戶的需求。這就令其與本土競爭對手之間形成了對客戶需求的認知不對稱局勢。韓國1996年開放零售市場之後,家樂福和Makro進軍韓國,人們都認為外國零售企業將會壟斷韓國的零售市場。然而10年以後,家樂福和沃爾瑪這兩大國際零售巨頭相繼退出韓國市場,最終被韓國本土公司所打敗。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國零售企業不夠了解韓國消費者的需求,照搬以往的模式,忽視了很多細節。在家樂福和沃爾瑪的賣場裡,貨品一直堆到天棚,貨櫃高達5~6米,這對於韓國身材嬌小的家庭主婦來說,極為不方便。而韓國本土超市的貨架一般與韓國家庭主婦的身材差不多,而且店內裝潢講究,更能贏得韓國消費者的喜愛。
按照唐納德·蘇的觀點,企業的成功模式由戰略框架、資源、流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