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成為首選;當然,還有黃芪,補氣生肌的好東西,陽中之陽是也,與當歸是絕配。
不過香茹還是重點親睞於當歸,醫書上講當歸甘溫、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逐瘀生新,看上去似乎很複雜,其實用西醫的話來說就是當歸影響造血系統,有極強的生血作用,當歸口服液之類的營養品在手術病人的床頭很常見。
“老師,用當歸可好?”想來想去,香茹決定就用這個。
“怎麼吃呢?”邵太醫放下筆,靠向椅背,換了個舒服的姿勢與香茹說話。
“當歸土雞湯,原料用土雞、當歸、紅棗、花生米、薑片,紅棗和花生米都是生血之物,嗯,花生紅衣要保留,紅衣也生血。”
“你覺得這方子合適麼?”
“嗯?我覺得挺好啊。”
“她倆的忌口是什麼?”
“外傷病人當然是忌辛辣發物。”香茹接得很順,說完她才反應過來,“生薑解表味辛辣,是屬辛辣物,按理要忌口,但不吃就是了,幾片姜而已能有多大問題?燉雞湯哪有不放生薑的?”
“香茹,外傷病人多有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虛火症狀,當歸和生薑都是溫性,這雞湯要怎麼弄才能讓她們不上火?少吃點?一鍋湯兩人分?一人份的藥量兩人分像話麼?”邵太醫的語調不急不緩,這一連串的問題聽上去沒有絲毫壓迫感,更像是在啟發香茹思考。
“我本還考慮要不要說黃芪的,當歸黃芪排骨湯,生血補氣。雖說現在正是進補的季節,吃點當歸黃芪沒關係,但我怕她倆受不住,身上新傷虛火正旺,萬一虛火變實火就麻煩了,方姑姑還好些,容姑姑原有髒躁症,她本身就火旺。”
“唉,你這樣想也有幾分道理,還有別的菜譜麼?”
“換成當歸枸杞燉小排?排骨性平味甘,益精補血滋陰壯陽,再放幾顆紅棗,這幾樣東西擱一塊燉還有滋陰潤燥的功效。”
“紅棗和枸杞都溫性的。”
“紅棗去核就沒問題了,枸杞也不入鍋同燉,放在最後用作點綴,圖個好看,讓人有吃的慾望也不錯啊。不然,燒得再好,人家不吃豈不更浪費。”
“她倆昨天才受傷,你認為這種食物適宜什麼時候吃?”
“自然不是現在,起碼要等傷口結薄痂再說,這幾日飲食清淡些就行,等虛火下去了再給她們進補,到那時她們需要進食大量肉類滋養傷處的肉芽生長,並且為了不結疤,能吃到銀耳就更好了。”銀耳富含膠原蛋白,能抑制結締組織生長,抑制黑色素沉澱,有外傷或者手術病人在養傷期間多吃銀耳有好處,不會留下難看的深色疤痕。
“銀耳?香茹你真是在宮裡待太久了啊,不知道外面行情。外面一小匣子中等銀耳市價就要一二十兩銀子,京城生存不易,一般人家一年收入也不過如此了,而上等的都是入宮的貢品。”邵太醫哂笑。
“呃……!我說說而已的,多吃豬腳也一樣的。”香茹這才知道,原來在這個世界,銀耳也是宮廷聖物啊。
“所以……”邵太醫拿起那兩本診籍冊翻了翻,“所以你的膳方才寫了豬腳和魚皮。”
“是啊,豬腳燉得綿爛些,就不需要充分咀嚼了。老師,不是我囂張,我畢竟廚房出來的,廚活上的事我懂,當歸黃芪是生血補血的好藥,雖說每次不過三錢五錢的量,但夏季終究不適宜多食這東西。另外還要顧慮到二位姑姑本身的體質,再加上她們還要服用醫婆開的湯藥,我相信後面的藥方中也會適量增加當歸黃芪,所以膳方里完全不必再用藥材,僅靠食物足矣。”香茹微皺眉頭,食療和藥膳打架,真叫人苦惱。
“呵呵呵呵……”聽了香茹這不太禮貌的話,邵太醫並沒有生氣,反而笑了起來,“我有說過這方子是開給她們吃的麼?”
“啊?”香茹愣了,不給她們吃的幹嘛又要花時間想這個?
“我只是叫你想一想開什麼藥膳合適,可沒說是給她們開的,我這是考考你這段日子以來對藥材的瞭解有幾深罷了。”邵太醫眼睛微彎,笑意盈盈。
香茹頓時滿頭黑線,啞口無言,這邵太醫太狡詐了,這種考法真是叫人防不勝防。
“老師,那我合格了沒?”
“合格?你還差得遠呢,等你能寫出讓我滿意的藥膳方,我再考慮要不要給你合格的成績。”
說罷,邵太醫站起身,從書架上拿了一本裝訂好的厚冊子,“這是以前存檔的診籍,上頭每個人都記錄了詳細的症狀和藥方,你近期的功課就是照著這個寫藥膳方,我不管你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