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主任委員剖析利害,希望您能夠採納!”
此事變以後,日方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中央軍北上,如若中央軍進入平津附近,兩軍 戰事就會再行升級。日本內閣所透過的派兵5個師團計劃就須重新考慮,中日兩國全面戰 爭不再是步步升級,而是一步到位。也不再是海軍大臣米內預言打到保定,和兩個月使 中國政府屈服的事。所以,駐屯軍馬上要穩住宋哲元,先行孤立二十九軍,挑撥起二十 九軍與中央軍的矛盾。穩住宋哲元的工作必須首先由親日分子去做。然後,再集中兵力, 施以致命的打擊,一舉攫奪河北、察哈爾兩省和北平、天津兩市。在未完成部署之時, 日方須不斷放出“現地解決,不擴大”的煙幕。
而10日至12日秦德純、張自忠與日方松井等人所籤協定,也恰是煙幕的一個重要部 分。12日秦德純趕往天津向宋哲元彙報戰事與和談情況。基於這三種因素:一、日方努力達成協議;二、漢奸下說詞;三、宋本人希望地方性解決。
宋判斷可以“就地解決。”
所以,宋到天津後的第二天,即發表談話:盧溝橋事變乃系區域性衝突,希望能做一 個合法合理的解決。
同時,談話中又強調:“餘向主和平,愛護人類,決不願以人類作無益社會之犧牲。”
宋哲元在看到日本政府11日向華北派兵的宣告以後,漢奸們對宣告作了合理的解釋, 使宋哲元深信不疑,以為日方又在虛聲恫嚇,並不以為意。而對蠻橫跋扈的昭和軍閥採 取了精誠所加,金石為開,仁人義士的態度。這舉止也不能不屬“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就在宋將軍發表談話同日,即7月12日,日本軍部又擬定了“對支那作戰計劃”,決 定了“目前應向平津地區迅速派遣陸軍兵力,以達膺懲二十九軍之目的”。
另外,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