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為基礎的商談內容。並說張自忠、張允 榮還代表二十九軍簽了字。
宋將軍從火車上走下來。8天前,由於在老家兩個月的休養,又恢復了他那方臉黑髭 高大魁偉的齊魯軍人形象。8天后的今天,跳下火車,幾乎令人認不出來,人的輪廓好像 小了一圈,面帶疲勞和憔悴。記者們圍了上去,劈頭就問:“宋將軍,今日日文報紙已報道,張自忠市長、張允榮委員已經和香月司令官簽訂 六條‘細目’是否屬實?”
“宋將軍,日方報道將軍參加田代司令官的葬禮,目的是見香月,並向他道歉!”
宋哲元面露慍怒,振振否定:“根本沒有道歉之舉,若是道歉也是雙方道歉。更沒 有‘細目’之事。”
宋本來寡言,今天的話就更少,只說以上的幾句話,就鑽進了來接他的汽車,在車 上一言未發,回到武衣庫私寓。隨員知宋心境不佳,謝絕一切來訪者。宋心裡明白必有 很多前來詰責的客人被拒之門外。宋考慮再三,決定翌日發表公開談話。內容略約:“哲元對此事(指盧溝橋事變)之處理,求合法合理之解決,請大家勿信謠言,勿 受挑撥,國之大事,只有靜候國家解決也。”
當日(20日)下午3時,日軍以大炮回答了宋哲元的講話,日軍用大口徑炮猛轟長辛 店及宛平城,造成守軍及民眾慘重傷亡,宛平城最高軍事指揮官吉星文團長亦負傷。中 日全面大戰開始進入不可收拾階段。
宋哲元到北平以後,首先見到了秦德純和馮治安。秦已經在府右街私寓,秘密構築 混凝土地下室,以備固守北平之日,做戰時指揮部。
被日本人看作抗日的主要人物馮治安,這時已被任命為北平警備司令。他往日精神 抖擻氣魄剽悍的形象,現在加上了一雙熬紅的眼睛,因為年輕,只有三十幾歲,所以尚 無疲勞之態。盧溝橋事變後,他已經在北平城內及郊區佈置警戒,北平城內三步一哨五 步一崗,檢查來往行人車輛。在交通路口均已壘起沙袋和拉起鐵絲網,以作臨時工事。
宋哲元聽了以上報告以後,一言未發。之後,帶著馮治安等出去視察。坐在車中, 見到林三街旁向車敬禮的軍人和交通要道如臨大敵的臨時工事。宋哲元向馮治安表示, 為表示我們和平解決的誠意,要把這些工事拆掉,並和馮治安等商量將三十七師暫時南 調。後經馮治安、佟麟閣等人反對,中央也不同意,事情擱置,待觀動靜。
7月17日,軍政部長何應欽密電宋哲元,要求二十九軍兵集南苑、宛平構築工事作持 久抵抗。日方壓迫,要求馮治安的三十七師南調,北平城區只准駐保安隊(天津城區根 據辛丑條約,已不準駐軍),作為談判條件。兩種對立的要求,宋對誰的都得聽,對誰 的都不能全聽。宋舉棋難定,只好將兩種指令要求折衷。
當時北平城內防務,主要由三十七師二二一、二二二團擔任。7月20日,日方要求將 二二一、二二二團南調離北平城40華里以外,作為解決大炮轟擊宛平和長辛店的條件。 因宛平、長辛店距北平30華里左右,南調40華里的意思,即調往宛平、長辛店以南,把 北平防務讓出。宋等只好答應,採取偷樑換柱之法,將二二一、二二二團官兵速換成保 安隊服裝,繼續住在城內,將原駐城內的保安隊南調,並令駐河北任丘、河間的趙登禹 一三二師石振綱二十七旅換成保安隊服裝急行軍進平。一時保安隊服裝奇缺。
人心略略安定,北平城防務部隊又增至4個團。二二一、二二二團防守北平西北方向, 由阜城門至德勝門一帶。安定門至東直門一線由六八一團一營防務。齊化門(現朝陽門) 到東便門一線由六八一團二營駐守。東便門至大紅門由劉汝珍六七九團三營防衛。右安 門至廣安門一線交給了劉汝珍六七九團李延贊一營警戒。此時,駐城內東交民巷日軍約 有500人。
同時,宋哲元又令石友三的冀北保安隊下轄的一旅陳光然二旅吳振聲,在西苑佈防。 23日國民政府公佈“懲治漢奸法”,漢奸為日人通風報信情形略略收斂。北平態勢粗定。
蔣在廬山令宋哲元到保定坐鎮指揮之後,蔣料宋必打折扣。11日果然得到宋到天津 訊息,蔣大怒,但此時不是發怒之時,一怒可能將宋哲元逼到日本人那面去。他只好忍 怒召來參謀次長熊斌中將,向他面授機宜,令其馬上北上,向宋哲元傳達中央抗戰決心。 熊斌中將12日即出發北上保定。因宋去天津,遲滯至22日兩人才在北平見面。熊斌是個 說客,“塘沽協定”之時,曾是中方首席談判代表,也屬留日派。熊與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