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血祭盧溝橋 作者:竹水冷

義勇軍事件和胡恩溥、白逾桓暗殺案)。

5月29日酒井隆提出武力威嚇。

6月1日何應欽宣佈將河北省府遷保定。

6月5日第二次“張北事件”。

6月10日“何梅協定”出籠。

6月10日國民政府釋出“敦睦鄰邦令”。

6月19日行政院釋出免宋哲元察哈爾省主席令。

6月27日秦德純、陳覺生、雷壽榮與土肥原賢二、高橋坦在北平簽署“秦土協定”。

同日,石友三、白堅武、潘毓桂叛亂。

同日,肖振瀛向北平軍分會建議調二十九軍移駐北平。

幾小時後,馮治安三十七師開進北平西郊。

從以上時間表可以看出,華北形勢在急驟變化,中國方面在緊鑼密鼓與日方調整關 系,而日方氣焰甚囂塵上,步步逼迫。

1935年6月27日這一天是北平熱鬧的一天。清晨,土肥原賢二、大使館武官高橋坦就 坐著特務機關的黑色專車來到了府右街秦德純的家(現址自忠小學)門前,沒等值勤哨 兵通報就闖了進來,副官早已認識土肥原,力圖上前“接待”,土肥原揮了揮手,把他 趕到一邊,就一直闖入了秦的客廳。然後有禮貌地在客座坐了下來,緊跟著高橋坦坐在 他的下手。秦德純得到副官報告,不得不出來接待。陳覺生、雷壽榮得到通知也趕來了。

土肥原仍是笑嘻嘻和靄的臉色,似是老朋友來問安,先是問秦德純昨天吐血後身體 情況,明知秦德純吐血是被自己氣的,黃鼠狼還是要給雞拜年。話很快轉上正題,土肥 原又出現一副為國操勞的嚴正表情,告訴秦德純:“你們說,是我們日本軍人制造事件, 我可以告訴仁兄,我這個人到支那來,就是來製造事件的,我們還可以製造第二次事件, 第三次事件,第四次事件…”

秦德純知道他的話不假,事件肯定是愈鬧愈大的,上面的意思是苟安忍辱,無法爭 取的情況下答應土肥原的一切要求。看來爭也是沒用的,時間拖得越長,日本人的胃口 越大,條件越苛刻。

就在這同時,北平街頭少有行人。日本浪人們脫下了和服身著中國老百姓的長袍或 是短打冒充北平市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們是“膺品”,當然這其中也混雜著地道的 中國人——漢奸,他們拉拉雜雜地拉著隊伍打著小旗,用日本腔的中國話高呼著:“歡迎華北國成立!”

“歡迎建立第二個滿洲國!”

“日中提攜!”

“日中親善!”

“民眾要求成立華北國!”

也有少數居民出來喊反對口號。大多數居民只是扒在門縫裡向外看。

這時候繆澂流留守部隊得到命令:持槍監視,不準自由行動,不準開槍。所以他們 只得站在路邊持槍放哨,像樹樁一樣站著不動。

歡迎華北國成立,話從何說起?

原來26日夜,從天津開來的火車上有100多名日本浪人、漢奸和在天津收買來的閒人 已經乘火車到達了豐臺火車站,與接應的數百名叛軍匯合。恰好豐臺站停著一列軍分會 的鋼甲車。他們早已收買了鋼甲車大隊第五中隊中隊長沈錫之,第六中隊長段春澤(石 友三舊部)將鋼甲車劫持。此時,指揮他們的石友三正匿藏在北平城裡的東交民巷日本 軍營。原來,石友三在天津想借日本人的勢力起事,已經受到當局的監視,尤其在醞釀 灤洲自治以後,事情難成,成為眾矢之的,他想帶著人來北平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 先潛入北平,在東交民巷日本兵營組織叛亂指揮部。各路人馬分頭在27日晨在豐臺火車 站集中,由白堅武任總司令,然後裡應外合,衝入北平城,佔領中南海居仁堂,宣佈成 立華北國。

叛軍劫持鋼甲車後,利用鋼甲車上的通訊裝置與石友三、潘毓桂取得了聯絡,準備 攻城。

前面已說,鋼甲車開到了永定門豁口,見繆澂流的部隊已經用裝上的麻袋將豁口堵 死,知城內已有準備。繆澂流部隊此時也將東交民巷包圍,準備東交民巷中叛軍一出即 行繳械。豁口外鋼甲車上的叛軍見城內接應部隊遲遲不出,而城牆上佈滿了城防部隊, 見大事不妙,匆匆向中南海開了幾炮,還真的在城內引起了一陣驚慌。

府右街在中南海的西牆外,炮聲聽得清清楚楚。此時,土肥原還是秦德純的座上客。 說:“華北國今天就成立,關東軍也在入關,仁兄不同意簽字,這炮聲就會愈加猛烈, 難道你願意轟平整個北平城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