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蔣介石給宋哲元和商震回了電報,對宋大加撫慰,要求宋不要“超越地 方官吏之地位”單獨對日方交涉,最後語義頗深地對宋表示:“中央必以實力為兄作後 盾,決不令兄部獨為其難,而與兄等為共同之犧牲也。”
給商震的電文是:“如果平津自由行動降敵求親,則中央決無遷就依違之可能,當 下最後之決心,可望兄毅然拒絕參加,切勿赴平。”
在通電之時,中央卻下令中央軍開往山東、河南南部以武力支援之形勢。
宋哲元收到電文明白就裡,就是要宋挺住,如不挺住,中央軍北上,宋部當然在討 伐之列。給商震的電文中明確表露出對宋的不信任。
宋收到電文後,啼笑不是。明日即是通牒的最後期限,宋坐臥不安如芒在背,乾脆 一躲了之,藉口探望母親料理家務,匆匆離開北平,躲到天津家中,靜觀事態發展。
日方在重點策動宋哲元的同時,自然對華北其他實力派人物也不放過。土肥原賢二 企圖請商震與宋哲元在北平聚會,研究協力建設新政權問題。但商震為了逃避土肥原賢 二的糾纏,藉口“感冒”躲進了保定西關思羅醫院,並致電行政院請假。接著,土肥原 賢二又約韓復榘與宋會面,韓復榘則以“懷疑宋哲元派專斷,不屑與之合流”為由來推 脫,使土肥原毫無結果。
同時,土肥原已通告各方人士,於20日在北平參加新政權成立大會。20日晨,土肥 原賢二尋跡追蹤趕到天津找到宋哲元力圖挾持宋回北平。派人追到思羅醫院在病榻旁強 見商震,逼迫他參加自治。
可是,20日,也就是最後通牒的最後期限和自治的新政權成立之日。北平出奇地平 靜,平靜得令人不可理解。
血祭盧溝橋——七七事變 第五章
對日二度妥協為什麼到了11月20日,沒有成立政權?原來在這前兩天,也就是11月18日日本“袖 珍內閣”的外、海、陸三相會議討論對華方案,決定華北自治緩行。本來7月份日本內閣 首、外、藏、陸、海五相會議已經提出處理華北綱要,此時為什麼,又在五相會議上突 然減速,史學家對其總結有三點:1。南京軍事外交應付沉著;2。美英對日質詢關切;3。北平教育界士氣鋒厲。
此結論不無道理,但未必盡然。若干改變歷史的重大事件往往由黃豆小事引起,如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兩個中學生刺殺奧匈帝國王儲而引發。中國戊戌變法的失敗是因袁 世凱的告密,就華北當時形勢,日內閣決議也未必能控制住關東軍、天津駐屯軍的少壯 軍人。哪個犄角旮旯摩擦生熱,也會引爆華北這個大藥庫。事情還是從頭說起。
7月日本五相會議之後,吞併華北的勢頭風起雲湧,尤其是關東軍、天津駐屯軍的少 壯軍人時時都在摩拳擦掌尋找機會。主要的策劃人即關東軍南次郎大將。“九·一八” 事變以後,日本政治內輕外重,軍人對政府外交政策一向不滿,稱之為“水鳥外交”, 而關東軍自行“老虎政策”。10月關東軍幕僚大連會議以後,尤對“廣田三原則”指駁。 11月,關東軍出兵華北的方案即是“老虎政策”的產物。11月11日南次郎已經向關東軍 下了第751號作戰命令,即如前所說,海、陸、空全面動員,相機出兵華北。另以762號 密電電告參謀本部,電到時,參陸首長方集宮崎正檢閱大演習,這時候他的情緒特別好, 認真地看了一下電文,大驚,五相會議決定華北自治綱要中並未提到包括武力,南次郎 為何自主妄動。旋由今井參謀次長電告關東軍副參謀長坂垣,謂其出兵須先有大義名分, 照來電所稱政治經濟各理由,均不足作為統帥部發布命令的根據。
關東軍得到此電,耿耿於懷。仍令偵察、轟炸,戰鬥機兩中隊,及陸軍各部向山海 關、古北口、綏中等地集中候命。並尋找理由,要求“現地保僑”。可是在華北的日僑 沒有受到任何侵害,只好等待時機,或等待制造時機的機會。11月11日後,天津市內50 0多人手持棍棒槍械到天津保安司令部門前示威,呼喊要求自治,要宋哲元交出政權。顯 然,這是藉著形勢興風作浪,尋找缺口,沒有想到宋哲元態度出奇地強硬,宣佈一切聽 從中央命令,在轄境內如有擾亂治安的舉動,不惜以武力解決。
宋的命令一宣佈,日本人大為高興,可是遊行示威的人一鬨而散,再也找不到蹤影。 那時天津人喜歡熱鬧,要是有人出錢更巴不得跟著起鬨,可是,天津人吃硬不吃軟,第 一怕的是兵,第二才怕外國人。譬如說,某將軍領著一夥馬弁進了您的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