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雖然少時家境殷實,對於圍棋也多有涉獵,可是論起下棋技巧,卻要遠遠遜色王延。因為高家敗落以後,高順就開始勤練武藝,對於圍棋之事再無研究。
與之相反,王延雖然家境貧寒,卻也是王莽後人,傳承久遠,家中藏書亦是不在少數。至於王延,更是少有大志,能文能武,涉獵頗廣。
當然,以前的王延武不過三流,文不過紙上談兵,雖然各項才能都比較均衡,卻沒有一項十分出眾的地方。
可是就連趙雲、張遼剛剛出道的時候,也顯得頗為稚嫩,更何況是在三國曆史上,沒有留下名號的王延?
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現年已經三十四歲的王延,早就今非昔比。
這些年,王延雖然沒有立下多大功勞,卻也一直駐守在上黨郡,總攬一郡大小事務,將上黨治理得井井有條。
文昭為了防備冀州袁紹,更是一直在上黨駐守了數萬人馬。這些人馬全都歸於王延管轄,也被他訓練得如同虎狼之師一般。
可以說,王延雖然一直很少回到蒲坂,也不是文昭的宗族之人,卻也深得文昭信任與器重。
縱觀關中諸將,能夠像王延這樣領兵在外駐守一方,一待就是好幾年的人,除了王延,也只有陳虎一人罷了。
由此可見,文昭對於王延有多麼器重。
王延雖然不是陳氏族人,卻也是文昭同鄉,在文昭投奔黃巾初期,就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哪怕當初雙方立場不同,文昭擊敗東郡黃巾,殺死黃巾渠帥卜己,逼得王延不得不帶領剩餘的黃巾北上。
然而,在王延聽到文昭下入獄中之後,他沒有絲毫猶豫,就帶領一干黃巾軍的殘兵敗將,再次領兵南下,準備對文昭施予援手。
陳旭就是那種有恩報恩,有怨抱怨之人。
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
王延如此行事,文昭自然會毫不保留的信任他,讓他成為一個,能夠獨立在外的領軍大將。
更何況,王延天資聰穎,非常有發展潛力,若是培養得當,日後必定會成為文昭的一大助力。
再加上王延繼承了王莽超前的理論,在很多觀念上,與文昭有著驚人的相似。
故此,無論如何,文昭都沒有不器重王延的道理。
世間沒有天生的名將,縱然是那些歷史名人,他們很多也是經歷過亂世的磨練,才最終成為名留青史之人。
若是給予王延足夠大的平臺,他未嘗不能成為下一個當世名將。
特別是在太行山中,經歷過程昱、田豐指點的王延,現在究竟有多大能量,恐怕就連文昭都不得而知。
王延再次落下一顆白子以後,高順只得無奈地丟掉手中棋子,苦笑說道:“我又輸了。”
高順這個一手組建陷陣營的名將,這個不苟言笑的將領,此時尷尬的樣子,倒也極其罕見。
這些年雖然高順立下的戰功,要遠遠超過王延,然而在王延面前,他卻不敢有絲毫倨傲。
高順如此,不僅是因為他為人本就內斂;還因為,他深知王延乃是陳旭的心腹愛將,是最早跟隨陳旭之人。
對於這個資歷甚老,並且在黃巾舊部中威望極高之人,高順對他根本不敢有絲毫怠慢。
站起來伸了個懶腰,高順說道:“君閣啊,咱們不下棋了,還是討論一下該如何抵禦袁紹大軍吧。”
說到這裡,高順臉色有些嚴肅的道:“這段時間,我等四處出擊,將田地間的莊稼要麼收割完畢,要麼焚燬一空。”
“魏郡百姓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受難,對我等恨之入骨。主公一向以恩義著稱於四海,我等今日行事,豈不會有損主公名譽?”
王延緩緩站起身來,緩緩說道:“兵法雲: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善用兵者,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矣!”
王延所說,是《孫子兵法》裡面的內容。大意乃是:兩國交戰,明智的將領要想辦法在敵方獲取糧草。
消耗敵國一鍾糧食,就相當於為本國節省了二十鍾糧食。消耗敵國一石草料,就相當於從本國運輸二十石草料。
善於用兵的將領,糧食要從敵人那裡得到補充,這樣己方軍隊,才能有了充足的後勤保障。
說到這裡,王延緊緊盯著高順的眼睛,道:“主公的仁慈,只屬於他治下的百姓,對於敵國百姓仁慈,就是對於主公治下百姓的殘忍。”
“若此次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