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經過幾次屠戮、兵敗,能戰之士也只有不到八萬。而現在的涼州,精選的關中兵,以及原本的涼州軍,加起來亦有八萬之眾。
這八萬兵馬,還沒有加上各地的郡兵,只是單純的正規軍。
文昭之所以在此地,駐紮瞭如此多的兵馬,不僅是為了在涼州練兵、屯田,以及預防羌人復起。
若是日後文昭領兵攻打益州,也可以從此地,迅速領兵殺入漢中。
也許有人覺得,直接在漢中練兵,豈不會更加方便。
然而,漢中之地雖然富饒,卻並不是訓練精兵的地方;更何況,假如在漢中大張旗鼓的練兵,劉璋、劉表必定會心存忌憚。
若兩人聯合在一起,恐怕就會為文昭奪取益州,帶來天大的麻煩。正是考慮到了這些,文昭才在涼州駐紮了將近十萬兵馬。
……
別看羌人與關中軍的兵力相當,可是羌人的戰鬥力卻是非常低下,根本無法與關中兵相提並論。
縱然這些關中兵,有許多都是新徵召不久計程車卒,可是他們再加上甲冑、武器精良的優勢,哪怕正面作戰,也不見得就會輸給羌人。
可以說,只要陳靜不率領大軍不長途奔襲,孤軍深入荒漠,根本沒有畏懼羌人的道理。
及至最後,張既還說道:“雖然涼州兵鋒強盛,可也不能讓涼州諸將有小覷羌人之心,主公不妨提點一下馬騰兵敗之事,好讓涼州諸將心懷警惕。”
文昭深以為然,這才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陳靜,讓他自己判斷是否出征,而且不能輕敵大意。
卻說涼州諸將,瞭解到了文昭的意圖之後,紛紛將目光放在了陳靜身上。
雖然有些人,對於陳靜這個空降的涼州刺史,非常不以為然。
有些人認為,陳靜若不是仗著與陳旭的親戚關係,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一州刺史的高位。
饒是如此,他們也不敢真的在陳靜面前說什麼。遇到這等大事的時候,還是要讓陳靜拿主意。
因為很多人都見識過,陳靜冷酷的手段,以及他睚眥必報的性格。
以前有不少人不知道進退,在陳靜面前風言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