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心中暗暗想到:“楊弘與閻象素來不合,此次吾斥走閻象,楊弘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發表了與閻象相同的看法。”
“以此觀之,他們兩人都不看好吾率軍攻打軒轅關。若是吾執意攻打此關,最終落敗身亡,卻該如何是好?”
“而且,吾方才還罵走了閻象,現在又怎能再提退兵之事?更何況,吾親率三十萬大軍前來,若是就此回去,豈不讓天下人嘲笑?”
不得不說,楊弘對於袁術的性格非常瞭解。一番對比下來,當即嚇住了袁術,使他有了退兵之心。
然而,剛剛因為不願退兵,而罵走閻象的袁術。若此時再聽從了楊弘之言,豈不是有自己打自己耳光的嫌疑?
看著面露猶豫之色的袁術,楊弘當即心中大喜,知道自己的言論有些嚇住了袁術。
“若是再添一把火,給陛下一個臺階,此次必能勸說他退兵矣。”
念及於此,楊弘正要說話,忽然聽見一旁的紀靈上前一步,厲聲說道:“楊長史此言,未免有些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吧?”
“呂布雖勇,還不是差點被麾下的兒郎,圍攻差點身死?想那趙雲,亦不過是揚名塞外罷了。我等大將不出,致使豎子成名。”
“高順麾下陷陣營雖然兇悍,亦不過千餘人馬。陛下起兵三十萬,揚旗可遮天,執鞭可斷河,那陷陣營若敢螳臂當車,無異於自尋死路。”
“想那關羽,不過一販棗紅面漢,張飛不過一殺豬黑麵廝,有何懼之?”
看著怒氣衝衝的紀靈,以及其餘幾個臉色不好看的武將,楊弘暗叫失策。
楊弘方才為了嚇住袁術,只顧著吹噓文昭所佔據的優勢,卻是忘了大帳之中還有不少武將。
這些武將個個都是火爆脾氣,自視甚高。
他們見楊弘那般誇讚文昭麾下將領,卻認為他們遠遠比不上呂布等人以後,頓時個個勃然大怒。
楊弘正要分辨,卻見張勳梗著脖子上前,大聲說道:“陛下,既然楊長史瞧不起我等,末將這就請兵五萬,立下軍令狀,誓要攻克軒轅關。”
雷薄亦是上前說道:“末將請戰,若是不能斬掉幾個敵軍將領,願受軍法處置!”
陳蘭亦是說道:“陛下領三十萬大軍出征,麾下戰將過千,又怎能因為一道軒轅關而撤兵?傳將出去,天下人又會怎麼看待陛下?”
劉勳更是厲聲說道:“憑藉陛下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哪怕用屍體堆積,也能堆出一個陡坡殺入城中。”
“楊弘妖言惑眾,擾亂軍心。陛下當先斬其首,而後祭旗攻打軒轅關。”
見諸將個個義憤填膺,強烈求戰,袁術亦是膽氣一振,大聲說道:“吾意已決,不破軒轅關,誓不退兵。再有再敢言退者,斬!”
楊弘聞言,臉色一片慘白,卻也不敢再觸怒眾人,貿然進諫。
他只能在心中叫苦,暗罵自己考慮不周,不經意間就得罪了軍中所有的武將。致使眾人同心協力,強烈要求攻打軒轅關。
然而,不得不說,楊弘卻因為太過讚譽文昭麾下諸將,反而激起了袁軍諸將的鬥志。
絲毫不像以前那樣,聽聞呂布等人的名聲以後,就有些怯戰。
袁術倒也是個果敢之人,既然下定決心,當即帶了攻城器械,點齊兵馬,浩浩蕩蕩殺奔軒轅關。
卻說軒轅關內,文昭聽聞袁術率大軍來犯,當即召集帳下文武,商議破敵之策。
田豐說道:“賊勢浩大,我等應當堅壁清野,死守軒轅關方為上策。”
然而,由於上次被圍襄城之事,這次眾人卻沒有同意田豐的計策。只見趙雲奮然起身,說道:“軒轅關雖險,然而久守必失。”
“賊軍遠來疲憊,末將願領兵迎戰,先挫掉賊軍銳氣,再死守城池不遲。”
趙雲的話,得到了大多數武將的認可,諸將紛紛請戰。
把視線放到賈詡身上,文昭問道:“文和之意若何?”
賈詡思量半晌,笑著說道:“諸位將軍強烈請戰,主公又豈能拂了諸位意願?”
“但是需要記住不能戀戰,只要挫掉敵軍銳氣,即可率兵撤入關中。”
軒轅關外,兩軍對圓,趙雲、典韋等人簇擁著文昭,看著遠方的袁軍方陣。
袁術一身金盔金甲,手持雙刀,被數百人擁護著。他見文昭率軍出戰,卻是有些意外。
見到了袁術,文昭拍馬上前兩布,氣沉丹田,厲聲喝道:“袁公路你這反國逆賊,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