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做好準備,仰起頭,直視他的雙眼,堅毅地問道:“那麼,你想聽聽,我這裡的版本嗎?”
……
聽故事要買酒,這是林辰當初和他的約定。
刑從連跑下樓,在便利店買了兩
第266章 五浮 103
林辰沉默下來。小說。。
刑從連在這時,很怕他會反問一句,你會做怎樣的選擇?
然而林辰卻說:“付郝給你挖了一個坑。”
“事情不是這樣的?”刑從連覺得自己已經暈了; “付郝當時就神神秘秘這也不能說那也不能說,我現在去打他還來得及嗎?”
林辰摸了摸他的手,示意他稍安勿燥。
“情境問題有其情境性; 但因為知覺整體性的影響,人們在認知過程中也很容易下意識考慮宏觀問題; 而忽略被遮掩的小節; 但在現實情境中; 細節往往決定一切。”
刑從連皺起眉頭; 變得緊張:“比如說; 那些孩子為什麼出現在鐵軌上; 他們為什麼不能自由離開鐵軌,而你又究竟怎麼成為那個要扳動操縱桿的人?”
林辰打斷他:“真正的電車難題如下——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 你可以拉一個拉桿; 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會拉桿?”
“我會拉。”刑從連毫不猶豫道。
“恭喜你,你的選擇和大約89%的人一致,調查結果來自心理學家馬克·豪瑟在一次對全球20萬人進行的測驗。”林辰說,“現在可以發現,為什麼細節非常重要,現在,我將為你補充完整細節。”林辰合上書,語氣堅定,沒有半絲猶豫。
他說:“四年前我任職於某省警局,黃澤是我的上級。當年11月11日,我們接到報警,有四家人家先後報告家裡有人失蹤。那是四位非常優秀的年輕人,其中包括你見過那位陳董的弟弟陳與君、吳局長的子侄吳山山,周家的一位少爺,還有黃澤的妹妹黃薇薇。我與黃薇薇是舊識,他總叫我林辰哥哥。”
“就是權勢人家的子弟。”刑從連說,“綁架?”
林辰點頭:“當年我的經歷和今天也差不多,在偵破過程中,我們被引到圖書館……”
刑從連愣住,現在場景與當年太相似。
林辰繼續說了下去:“我在書架縫隙中找了一本圖書,書頁上blind arbiters這兩個詞被圈起,並留下線索。”林辰說,“因為犯罪分子的一些計策,最後真正出現在廠房的人只有我,而我被剝離了定位和通訊設施,黃澤包括付郝所看到的,都是結果。而所有卷宗都沒有記錄事件的真相,因為我掩蓋了真相。”
“我信你。”刑從連說。
林辰聞言,看了他一眼:“你的信任是建立在對我道德和人格瞭解的基礎上。實際上,這個故事才隱瞞了我人性中真正陰暗齷齪怯懦無能的部分,我無數次想鼓起勇氣告訴你,但都失敗,希望你能聽完這個故事,再做結論。”
林辰非常誠懇,刑從連坐直身體,點了點頭。
“到達廠房後,我根據指引,進入了第一個房間。房門上貼著一張紙條。”
“紙條上寫著什麼?”
“實驗指導語。”林辰垂下眼簾,自嘲般地說道,“老實講我參與過無數實驗也施策過無數實驗,從沒想過有一天,有人會把做這樣的測驗。”
林辰哽咽了一下,像在強自鎮定,但刑從連也無法從他的語氣中感到任何異常。
他說:“指導語如下——真摯感謝您來參加此次實驗,請認真閱讀指導語。這是一個選擇判斷實驗,在接下來的任務中,您有機會進入三間房間,房間內分別存放著一些材料,請仔細閱讀材料,然後做出選擇。明白上述指導語後,請開門進入實驗,祝您好運:)。”
“你進去了。”刑從連用了陳述句。
“對,我進去了。”林辰說,“門後是最普通的廠房房間,牆面上貼著無數照片和材料,除那四位被綁架外,我還看了另外16個人。”
“16個罪犯?”
“不,既然是難題,那麼不會有這麼簡單粗暴的出題方式。”林辰微微眯起眼看著太陽,直至今日,他似乎都能毫無阻礙地報出那其中每一個人的生平。
林辰說:“16人中,5人有小偷小摸前科,5人是分佈在各行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