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1 / 4)

剛講完,旁邊不知道哪位多嘴,立刻在王孟英的後面給加上了句註釋:“我有個親戚,剛喝完石膏就死了。”

得,王孟英差點把水吐出來,磨破嘴皮講的那些話都白費了,患者更是不服藥了。

第二天,仍然還是把王孟英給請來了(這家人很有意思,我天天請你,就是不服你開的藥,不知道是什麼心理),王孟英來了一看,滿屋子的醫生和親戚,而患者的父親正在“求神拜佛,意亂心慌,殊可憐憫”。這要是擱一般的醫生,早就氣憤得甩手而去了,但是您看,王孟英卻沒有恨患者家屬,而是覺得他們“殊可憐憫”,因為王孟英知道,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此中的道理啊。

此時,王孟英害怕大家再討論起來,那可就沒完沒了啦,於是就說:我也不謙虛了,各位也不必各抒高見,就按照我的想法來吧!然後拿起筆墨,仿照喻嘉言的模式,寫了個議病式,仔細地論述了這個病的原委。

正好,今天請來的人裡有顧友梅、許芷卿、趙笛樓等幾位不錯的醫生,他們看到這個議病式以後,都說:這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了,除此之外,我們也沒有辦法。

都到這個份兒上了,患者才勉強喝了藥,結果是馬上咽喉就覺得痛快了,三劑藥以後,就基本好了,後來開了幾付調養的方子,就痊癒了。

您說,容易嗎?

溫病是什麼

在讀王孟英的醫書的時候,人們會為王孟英的高超醫術所折服,同時也會產生這樣的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其他的醫生顯得如此的笨呢?為什麼那些醫生會製造出如此多的誤診醫案呢?

就拿《王孟英醫案》這本書為例,書的輯錄者陸士鄂收錄了王孟英的醫案約598例,我們拿來一看,好傢伙,幾乎都是前面的醫生給耽誤了!其中前面的醫生給開了方子,把病情給治得更加嚴重的,我曾經做過統計,共有352個醫案,居然佔了一半還多!

天啊,事情會這麼嚴重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下面我們來揭開這個謎團吧!

原來,王孟英雖然也精通《傷寒論》,精通古代醫家的各種學說,但是,他卻更擅長新興的溫病學說。

什麼是溫病學說呢?這裡給各位聊聊,原來,在以前人們都遵從《傷寒論》的論述,認為外感病是寒邪侵襲人體引起的疾病(其實《傷寒論》中也說過外邪不止寒邪一種,但是大家都沒注意),但是後來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似乎只用辛溫發散解表的方法不足以治療各種外感病,後來就開始逐漸關注溫熱之邪的致病作用,發展形成了溫病的思想。

從明朝的吳又可醫生那裡,他把瘟疫從傷寒中給單獨列了出來,後來,溫病理論逐漸從瘟疫中又獨立了出來,在清代,經過葉天士等醫家的完善,這個理論最終形成,它流傳最廣泛的地方就是江南地區。

7;王孟英(19)

王孟英就是溫病四大家中的一位,他的《溫熱經緯》一書,是溫病理論的巔峰之作,學術價值極高。(《王孟英醫案》和《溫熱經緯》書店皆有賣)

以前學術界以為,既然晚清的江南地區是溫病理論的發源地,又有那麼多的溫病大家,那麼民間醫生應該對溫病有著足夠的認識吧,可是我經過研究發現,不但認識不足,而且是嚴重的不足!

在《王孟英醫案》這本書裡,352例前醫誤治的醫案中,居然有191例是可以斷定的溫病,被錯誤地按照傷寒治療了,被錯誤地使用了溫補的居然佔到了173例之多。

所以我認為,在晚清的江南地區,廣大的民間醫生對溫病的瞭解是不夠的,這個新興的學說雖然似乎有走紅的跡象,但是並沒有得到所有醫生的認可,很多人還不懂什麼是溫病呢,一看見外感,上來就是麻黃、桂枝伺候,結果總是治療不好。

王孟英他為了推廣溫病理論,收集了別人識別不出,自己最後用溫病理論給治療好的醫案,寫出來,印成書,廣泛發行,讓更多的醫生認識到不能上來就使用溫熱發散藥,要學會處理溫熱病。

王孟英的書發行的特別的好,當年就擁有了巨多的粉絲,經常是走到哪裡,碰到個新朋友,就是讀過他的書的:“您就是王孟英啊,我的偶像啊!”

這回大家清楚了,為什麼其他醫生會有那麼多的失誤,原來那個時候中醫理論還沒有完全成熟呢,對於溫病好多醫生還不會治療,對於內傷病中的痰證等情況也不大會處理,是王孟英給宣傳了以後大家才會的。

痛失家人

前面說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