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次之後,費德勒回到中央球場並且拿出了令人震驚的表現,迅速地在第四盤取得5比1的領先,並且最終保住發球局以6比3拿下了這一盤以及整場比賽的勝利。在鎖定了他的連續第四座溫布林登獎盃之後,費德勒這一次沒有躺倒在地,他看上去比前三年都更加鎮靜。當然,他仍充滿了自我滿足以及如釋重負的感覺。“這總的來說是我打得最好的大滿貫賽事。”他說。他在決賽中輸給納達爾的第三盤也是他在兩週的賽事期間丟掉的唯一一盤,他在七場比賽中總共只被破掉了四個發球局。自一盤不失地贏得1976年溫布林登賽桂冠的比約恩?博格之後,還沒有人能夠在這項賽事中以如此高不可攀的方式摘下桂冠。
除了充滿競爭性的氣質之外,費德勒再次證明了他堅韌的精神。“我意識到這場比賽的重要性。”他說道,“如果納達爾贏了的話,他就能成為自博格之後在同一年中在巴黎和溫布林登同時奪冠的首位球員。我在比賽中非常放鬆,因為我打得非常好,我對自己說,‘他已經打敗了我幾次,但那是在他的場地上,那不應該影響到我們在草地或硬地賽場上的較量,一個人不應該因為過去的失利而沮喪。’”
費德勒穿著他的白色夾克接受了溫布林登冠軍獎盃,並且在作為勝利者環繞中央球場一週時自豪地展示著他的夾克和他最愛的金色獎盃。這件夾克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並將被溫布林登博物館收藏。費德勒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三位能夠奪得溫布林登四連冠的球員,他加入到了博格和皮特?桑普拉斯的行列。
在全英俱樂部上藝術大師級的表現之後,費德勒將在迪拜度過兩週的假期;但從波斯灣之旅的最後幾天開始,夏季硬地賽季的備戰就已很快展開。他迴歸ATP巡迴賽場並不像他在溫布林登那樣順利,但他仍奮力贏下了在多倫多的大師系列賽事桂冠。在取得他在北美賽事這連續第九個冠軍的過程中,他總共被對手拿到了四盤。
緊接著的一週在辛辛那提,讓英國記者們開心不已的是,費德勒在第二輪比賽中被英國新星安迪?穆雷爆冷淘汰,遭遇了賽季的第五場失敗。那些極度渴望他們的國家能出一位配得上大滿貫冠軍的英國記者們,密切關注著穆雷——這位年輕蘇格蘭人的一舉一動,並且確信他非常有可能成為自20世紀30年代弗雷德?佩裡之後首位贏得大滿貫冠軍的英國人,而他這場對費德勒的勝利將是這一命運途中一次重大的職業發展經歷。
這場對穆雷的失利終結了兩項重要的連勝紀錄——這是費德勒兩年來在北美取得55場勝利後的首場敗陣,同時也是他在過去14個月裡所參加的17項賽事中首次未能晉級決賽。然而,這場意外的早早落敗,並沒有在2006年美國公開賽漸漸臨近時動搖費德勒的自信。
對手:以己度人難以想象(1)
在亮相ATP巡迴賽很短時間後,羅傑?費德勒很快就被看做新一代的皮特?桑普拉斯。乍看之下,這個愛玩鬧的新人在其職業生涯早期確實在很多方面都與桑普拉斯非常相像——威爾遜球拍、耐克球衣、強大的發球、出色的正手以及單手上旋的反手擊球。
鮑里斯?貝克爾是很快就對費德勒的潛能做出正確評判的專家之一。在2000年賽季剛開始費德勒仍輸多勝少時,這位三屆溫布林登冠軍就已高度讚揚了年輕的瑞士人,稱“羅傑是世界網球史上誕生過的最偉大的天才球員之一”。因為無可匹敵的打法以及無限潛能,費德勒一時間被過早來到的讚美所淹沒,而這在當時並沒有令他的前進道路因此而變得容易。這不禁令人聯想到《聖經》中的箴言:向誰多予,就向誰多取。
儘管費德勒可以相對沒有太大壓力地在瑞士成長,但當他轉為職業球員,而且國際網球世界開始見識到上天給予他的天資以及能力時,對他期待過高而產生的壓力就無情地糾纏著他。他難以應對那些過分熱情的讚美,因為他自覺尚未證明任何事情。即便他的突破是在經過幾年的瓶頸期之後才取得的事實,也未曾令那些讚美之聲有片刻安靜,儘管這些評價中也越來越多地摻雜進了不耐煩、遺憾以及某些時候會出現的沮喪或同情。瑞士以及網球界的很多人都愈加希望,費德勒能夠最終發揮出他顯而易見的天分變成一位偉大的冠軍。
當新世紀開始,職業網球也需要在頂尖位置上擁有一顆新星,一位能夠為這個專案創造出全新形象的富有魅力的領軍人物。網球需要煥發出生機與活力,以便在競爭激烈並且充斥著各種體育專案的環球市場上保持住它的地位。網球運動需要確認自己的下一位天皇巨星,藉以維持甚至吸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