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翡翠,做成插屏、做成印璽、做成翎管、做成掛件,這是歐洲人不玩也不會玩的。高等級的室內裝潢缺少剛中帶柔的雲石點綴,顯然就不夠華麗舒適。沒有軟體傢俱似乎是中國傳統生活方式的又一個特點。老派的中國人講究“坐如鐘;臥如弓”,所有的傢俱線條都是平直硬朗的。上海博物館陳列著瓷枕頭,有人說涼爽,我勸他不妨回家試試用板磚墊著腦袋,一定難以入眠。
究其原因,可能同中國人當時不能製造彈簧有關——我不知道歐洲人何時發明彈簧,卻知道沒有輪就沒有車,沒有螺栓就沒有金屬材料的緊固與可拆卸,沒有齒輪就沒有鐘錶,沒有火藥就沒有槍炮,沒有羅盤就沒有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科技上的發明,有的看來微不足道,卻能使生活方式發生極大的變化。沒有彈簧,自然沒有沙發,即便在椅上炕上安置了明黃緞子縫製的墊子(不知裡面的填充物是絲綿、棕麻還是棉絮),仍舊缺乏彈性,改變不了硬木傢俱的剛性格調。此外,今天的故宮陳設裡,沒有柔軟的從天花板上一直垂落下來的絲綢帷幔和窗簾(一些房間隔斷和床架前有刺繡的簾子),居室裡很少見到厚實的毛茸茸的地毯 (主要殿堂的皇帝寶座前有小幅髒兮兮的地毯)。
坤寧宮前(3)
絲綢製作的帷幔本是中國的國粹,我們在古裝戲中常常看到。歐陽修詞雲:“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寫的就是這種感覺。地毯則是從西亞到蒙古早就普遍流行的裝飾物,不知故宮裡原來曾有現在沒放,還是當初就沒有?反正缺乏這些織物,房間裡就缺乏溫馨的氣氛,加上大多數殿宇外面都有寬闊前廊影響光照,殿堂內也很少考慮光線的運用,因此房間裡就越發顯得陰冷昏暗。所以我想,倘若從前確有織物飾品,故宮的陳列部門應當用複製品把它裝點起來,使得後人能夠真正瞭解那個時代宮廷生活的全貌;而如果確實沒有的話,我們只能對列位皇帝爺的亡靈說,原來你們的奢侈生活,在同時代能夠達到的水準上看,還是有許多不足的。上述推測是建立在與歐洲宮廷建築的比較上的,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這種比較的角度。然而在實際上,明清時代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修築,本身同歐洲許多重要城市的興起是同步的。中國皇室透過傳教士得悉歐洲建築的最新成果,但他們基本沒有采納這些成果。
這一方面顯示出皇室固步自封的保守心理,另一方面也表明宮廷建築需要附會傳統禮教的程式,來體現統治者的法統和威嚴,在這種時候,舒適性往往被忽略和放棄。問題的實質在於,現代社會是以西方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為基調的,而西方建築及裝飾中體現的功能性和舒適性,在破除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後,不僅易為平民百姓,而且更為皇室貴族所接受,併成為現代建築裝飾的主流;而純粹中國風格,反倒成為偶然為之的一種點綴。因此我以為,用現代眼光檢討古人生活方式上的缺陷是有意義的。當然,我不用當時人無法達到的水準去評說,我不提出紫禁城裡缺乏自來水、電燈和抽水馬桶。我也相信明清宮廷建築佈局在設計時是有自己明確的價值取向的,這方面的研究亟待深化。
四
歲月的交替,常使我們很快就忘記從前的生活細節,僅靠老建築本身是遠遠無法滿足對具體生活場景的追思與懷想。而生活方式包括無數瑣碎的細節,無論窮人富人,均是如此。用洋胰子代替皂角洗滌究竟是在哪個年代,恐怕許多上海人已經記不清了。可他們是否還記得取代“工農肥皂”洗頭的第一代洗髮水護髮素,品牌叫做“蜂花”?是否還記得就在前幾年西裝取代中山裝的過程裡,本地各級黨政幹部們,曾有過一段穿著藏青色“滌蓋棉”茄克衫處理政務,參加重要會議,走親訪友乃至出席婚喪活動的時期?我的中學同學爾冬強(就是上海紹興路上“###書店”的主人)喜歡收集各式各樣的舊物件。我在他的藏品中看到過一大堆竹籌子,不僅有小時候常常用過的泡老虎灶熱水的、洗澡的、吃小餛飩和油條的籌子,還有妓院裡嫖窯姐用的籌子,這樣的實物在書中是不見記載的。
北京後海的醇王府是宣統帝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的舊宅,當年的住宅和花園都儲存完好,但沒有從前的傢俱和陳設,使我們今天難以體會出這家為大清帝國貢獻了兩位皇帝的頭號皇親國戚鐘鳴鼎食的情景。倒是由於王府的花園部分60年代初改建為宋慶齡寓所,並在1981年宋慶齡故世之後,將宋氏使用過的全部用品原封不動地儲存下來並對公眾開放,使得我們對於解放後國家高階領導人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個側面的瞭解。比如他們居所的房間都極高暢,使用的傢俱都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