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住著一位84歲的老人,叫王懋章,是唐山鐵道學院的退休教師,曾在比利時列日大學留學。他的父親王稼成(號壽琪),據說是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的第一班學生,被清政府派往比國留學,授過工科進士,當過京漢鐵路的總工程師。老人聽說我們來訪古,很熱情地把我們招呼進屋裡。
據老人說,西跨院是李鴻章出錢蓋的。李鴻章生前曾在北房居住,後來也歿於這裡。又說《辛丑條約》在這裡草簽。李鴻章和賢良寺方丈甚為投契,許多人透過方丈走李的門路,帶攜得方丈也顯赫一時。李死後,院子送給廟裡,算作廟產。李鴻章用過的綠呢大轎,還一直存放在賢良寺的藏經樓。民國初年,菸酒公賣局局長張小松娶了曾經是趙秉鈞內閣國務秘書洪述祖(即謀殺宋教仁案主兇)的下堂姨太太做老婆,搬到這裡住過。老人的父親是從1916年搬進這裡的,當初,院子美輪美奐,如今則徹底敗落。而他家,“文化大革命”中從北屋被攆出,和侄子分住東西屋,“至今沒有落實政策”。
我環顧四周,見屋內雜亂一片,毫無高階知識分子住所的優雅。只有門邊的牆上,掛著一堆德國製造的溫度計、溼度計、氣壓表,和老人額上的皺紋一樣蒼老。老人笑笑說,這東西在歐洲很普遍,他已養成習慣,從不相信電臺播送的氣象預報。每當出門去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和其他退休老人閒侃的時候,就從這些儀器中自己判斷是否要帶雨傘。
我請老人帶我們看看院子。他開啟房門,用一句好聽的吳儂軟語說道:“耐走好!”我才知道他原是姑蘇人氏。屋外已是一片漆黑了,天上的星星也很寥落。我仔細觀察了聯結北屋和東西廂房的短廊,不由想起李鴻章幕僚吳永所寫的關於李在賢良寺生活的一段回憶,說李:
早間六七鍾起,稍進餐點,即檢閱公事,或隨意看《通鑑》數頁,臨王《聖教》一紙。午間飯量頗佳,飯後更進濃粥一碗,雞汁一杯。少停,更服鐵水一盅。即脫去長袍,短衣負手,出廊下散步,非嚴寒冰雪不御長衣。予即於屋內伺之,看其沿廊下從彼端到此端,往復約數十次。一家人伺門外,大聲報曰:“夠矣!”即牽簾而入,瞑坐皮椅上,更進鐵酒一盅,一伺者為之撲捏兩腿……凡歷數十百日,皆一無更變。
如今,短廊裡堆滿了蜂窩煤、大白菜和各種垃圾雜物,一隻積滿灰塵的日本“東芝”牌電冰箱的包裝紙盒昂然聳立著,主人還不捨得將它扔掉,大約是要找個好點的價錢賣給收破爛的。廊外裝了個露天自來水龍頭,停了五六輛腳踏車。真是“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舊屋尚在,人事全非了。
老人認真地執著我和錢鋼的手說:“聽說明年這片房子都要拆了。你們能不能向有關方面反映一下,這裡可是文物啊!”我默然。對於北京市的市政建設,我又能說些什麼呢?
三
李鴻章的晚景過得很憂鬱。
閒居賢良寺的時候,他曾感慨地說過:“予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遭遇不為不幸。自問亦未有何等隕越。乃無端發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業,掃地無餘,如歐陽公所言,‘半生名節,被後生輩描畫都盡。’環境所迫,無可如何。”這自然是為自己開脫。中日甲午戰爭,決非無端發生,中國的失敗,也與李鴻章對整個事態的判斷及對政治、外交、軍事戰略戰術的運用失誤有著直接的聯絡。但他的另一番解釋,卻是很令人迴腸蕩氣、扼腕三嘆: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是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應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言語間,李鴻章透出了一縷迴天無力的悲涼。
李鴻章很早就看出日本的崛起對中國生存的威脅。1874年底,他在一份奏摺中指出:“泰西雖強,尚在七萬裡以外,日本則近在戶闥,伺我虛實,誠為中國永遠大患。”為了防禦日本侵略,他疾呼重視海防,組建北洋海軍,並十分明確地把日本作為假設敵:“今日所以謀創水師不遺餘力者,大半為制馭日本起見。”從1874年至1894年間,中日兩國的軍事對峙或衝突共有四次:1874年日本藉口琉球船民被臺灣土著居民殺害出兵臺灣,清政府以支付50萬兩白銀的代價換取日本退兵;18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