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包子”們!
從此,李德在獨立房子內深居簡出,天天對著地圖冥思苦想、運籌帷幄,策劃著紅軍的進攻與撤退,用正規戰、陣地戰取代了中央紅軍用殷紅的鮮血和無數的生命為代價總結出來的屢戰不敗的運動戰、游擊戰。
目睹了李德指揮作風的伍修權說:李德一人躲在房子裡憑著地圖指揮戰鬥,當時的地圖大部分是一些簡單的草圖,誤差較大,不夠準確,李德也不問,所以他的指揮往往與前線的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圖上看只有一百里路程,他也不問是山路還是平路,也不給部隊留吃飯和休息的時間,敵情、氣候和自然條件等困難都不考慮,只憑比例尺量地圖上的距離來推算路程,定下到達和投入戰鬥的時間,又常常不留餘地。這給紅軍指戰員的行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有些困難根本是不可能克服的,常常使部隊不能按時投入戰鬥,以至難免吃敗仗。
朱德曾對身邊的參謀人員說:李德顧問來了以後,住在瑞金,不下去調查,靠著地圖、電報指揮前方的戰鬥,而我們在前方最瞭解情況的人,反而不能指揮,這就有問題嘛。可是,他是受黨中央的委託,還得照辦啊!否則,就成了各行其是。
正因為如此,洋顧問李德成了中央蘇區老子天下第一的“太上皇”,軍事上他一個人說了算,官僚主義的霸氣十足,軍內只有“集中”,根本無*可言。
一九三三年秋,蔣介石在英、美、德的支援下,調集一百萬大軍向蘇區發動規模空前的第五次大“圍剿”,其中用五十萬兵力直攻江西蘇區。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鐵流湧進 四(5)
這次,吃了數塹的蔣介石一改過去“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術,採取堡壘政策,分數路大軍,一步步蠶食著中央蘇區。
中央軍每推進一二里,就修築碉堡工事防守,修築公路連線,以便於兵力、物資的運輸。
一九三四年江西全省擁有的公路居全國之冠。
這時的中央蘇區經過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後,已進入鼎盛時期。蘇區範圍已發展到江西的南部和福建西部三十餘縣境,人口達二百五十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