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留給兩個即將分別的戀人。童景瑜嚥下心中的酸楚;遠望著海邊相依的二人;沒有妒恨,有的只是惋惜的傷感;然後心底有著些許慶幸,因為到最後;自己還能陪在青蓮的身邊。
嘉瑞用一件披風裹著青蓮將其擁在懷中,並肩站在荒涼的海灘上遠望著眼前的綠水青山。幾道長長的鐵索鏈條已經從對岸山腰處放下,連在了對岸的碼頭處的鐵柱上。直到親眼看到嘉瑞才真正相信的吳自中口中的鬼斧神工,不禁感嘆。看著往來的月國工匠;在鐵索上鑲嵌牢木板;不多時一條浮橋便橫在了落月灣上
。 嘉瑞擁著青蓮靜靜看著,那座索橋彷彿是通往墓地的深處,待到整個浮橋竣工,嘉瑞不自覺的緊了懷中的青蓮。明日便是相聚的盡頭,嘉瑞無法做到像青蓮這樣平靜,心就像是懸在鐵索上,垂蕩在空中,任憑冷風鞭打,鮮血淋漓,無處著落。
二人靜靜的站著,不覺間夕陽瑟瑟倒映水中搖曳,再睜開眼時殘陽如血。青蓮靠在嘉瑞的胸膛上,感覺到有灼熱的液體順著髮絲淌下,待流到頸脖間的時候已經冰冷。青蓮從肩上取過嘉瑞的手,握住,然後轉過身抹淨嘉瑞臉上的肆意的淚痕。注視著嘉瑞的眼睛,直到裡面再不淌出淚水,青蓮鄭重地在嘉瑞的手心中寫道:二十年,好好的,等我回來!
嘉瑞十七年三月初三,恰值清明,胤國嘉瑞皇帝初登月國佛蓮境地,月國舉朝迎候,月胤二十年冷戰於此終結。嘉瑞和青蓮整晚沒有睡,緊緊地抱在一起,靜默地等待著天明,等待著離別,相守著最後的時光。
新月如鉤,剜入血肉,待得天明,才看到一地潮溼,清晨竟然濛濛地下起細雨來,落月灣畔的青山愈發的青翠,每一處都染上了春的氣息,卻又充斥著揮之不散的悲意。所有的人都候在行宮外,敬候著自己的君主和月國祭司出行。
嘉瑞一身明黃的九龍翔天的織錦龍袍,雖然頭髮因為罪己而削短無法戴冠,但是一點也不影響其渾然自成的帝王氣概。而青蓮為顯莊重,穿上了二十年前顏瀾離開月國時的那套蓮月水紋霓裳。由於青蓮尚屬待罪之身,所以沒有用車架,而嘉瑞則一路陪同步行,於橫橋之前駐足。
不遠的對岸一身華服的顏臻君主站在最前列,顏銘相輔左右,來人不少,嘉瑞遠望依著服色辨認,只怕月國朝中政要全部到齊。隔著水悠揚的樂聲傳來,不似胤國禮樂的莊重雍容,傳來的樂聲悠揚寧靜,讓人還沒有踏上對岸的土地,就產生了無限美好的遐思。
早有相迎的月國使臣渡來相迎,遞上蓋有月國國璽的禮書奉上嘉瑞,然後使臣躬身相邀胤國來訪。嘉瑞本欲與青蓮同行,誰知被月國使臣以青蓮罪孽之身,不涉淨土為由,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青蓮登岸。一時場面尷尬萬分,國禮當時,嘉瑞作為別國君主很難維護青蓮。嘉瑞一轉念,還不如先行登岸,等到見到了月國君主再出言為青蓮開罪,或許還好一些。
於是嘉瑞用手重握了一下青蓮的手腕,然後便領著眾人踏上了與水波盪漾的浮橋。童景瑜念著青蓮,卻一路無法回首,因為作為將來要駐留在月國的長史,必須跟隨著嘉瑞,亦是無法停留。胤國朝臣相隨,不多時,近岸上就僅剩下了青蓮和兩名月國相迎的使者。
由於月國與落月灣相接為山脈,所以水畔山麓地勢比對岸要高出一些。待得嘉瑞帶領胤國一行人與月方致意問候之時,一番禮節下來才得以回望,於高出俯視對岸,就看見青蓮小小的人影,孤立無援。事實上就是如此,青蓮再怎樣寬容平和,被同族這般排擠,怎能不哀傷。
之前二十年胤國與月國相鄰,不相近卻欲相侵,又因著顏瀾的事情和葉定誠行刺的事情二國關係可謂是一度瀕於崩潰。不過因為青蓮,雙方各有退讓,而且這次嘉瑞與月方簽訂的國書,更是無常給了月國很多惠處。所以儘管月國人心中耿耿於懷,卻也不能公然發難,因為被災難浸淫了二十年的國家,亟需胤國資助,亟需祭司歸國。
雖說雙方各懷心思虛與委蛇,場面上倒也算是禮遇,畢竟月國千年於這片土地有著特殊的意義,得到神之一族的肯定,登頂月國封禪是很多君主夢寐以求的事情。二國首腦相談甚歡,顏臻似乎是忘掉了守候在對岸乞求回國的青蓮,欲要將賓客迎入國內。此時嘉瑞按捺不過去,遂向顏臻提出,胤國深感月國祭司青蓮祈天之恩情,還望當面致謝之語。
誰知到不提還好,提及青蓮,在場所有月國的人全都全都變換了顏色,一副深惡痛絕的模樣,就連方才淡定自如的顏臻,亦是流露出咬牙切齒的恨意。畢竟是人家的國事,又加之嘉瑞對青蓮光天化日難以啟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