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工作,戴爺爺和戴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戴爸爸也是過了三十多身體就不太好,戴媽媽流過兩次,好不容易才得了戴劍華這個寶貝,幸運的是戴劍華從出生開始就很健康。
那傢俬人化工廠在郊區包了一塊地,小工廠,各種操作不規範,工人好多連口罩都不帶,九十年代中期因為城市重新規劃,工廠就搬遷了,一開始說是遷到了更遠的安徽某縣城。
賴爺爺他們根子就在本地,不可能跟過去,就全都拿了遣散費離職。
賴爺爺下崗後就和賴奶奶一起賣水果,一開始是流動攤販,後來租了個固定門面。
等到兒子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孫子出生也有問題,他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他們被那家化工廠害得不輕。
但賴爺爺他們就沒那種要告化工廠要補償的意識,只自認倒黴。
再說事情已經過了幾十年,他們偶爾打聽過,據說那家廠子因為影響環境,早就又搬遷了,也許倒閉了,誰也不知道工廠老闆現在在哪裡。
賴爺爺和賴奶奶過了七十,住院是家常便飯,現在還活著,就住在賴歌一家那棟樓的一樓,賴歌一家住二樓。
賴家老兩口要是沒事也會去水果鋪裡幫忙看店,或者給孩子們燒燒飯。
到家快六點,賴爸去了水果鋪,賴歌去爺爺奶奶那裡美美吃了一頓。
吃飽喝足洗了個澡,賴歌坐在床上開始研究這個北斗生死遊戲軟體。
第三封郵件貌似除了時間沒做任何提醒,但賴歌仔細研讀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找到了一點線索。
通知最後一句讓他趕緊買裝備和準備食物,買裝備好理解,雖然沒有明確指明需要哪些種類的裝備,但準備防身物總是沒錯。可為什麼要特地點出食物?
是不是第二場遊戲中需要食物或者取得食物困難?
可如果只是幾個小時的遊戲,忍一忍也不一定非要食物,那麼是不是這次遊戲時間比較長。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從第一次的遊戲時間來看,兩邊的時間流速似乎一樣。
一想到他長時間遊戲,留在家裡的是一具昏迷不醒的仿生體,他家人看到了得多擔心?
比起其他問題,這個問題得先想辦法解決。
賴歌搓了搓下巴,腦中冒出一個餿主意,有點不正經,但已經是他想到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