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2 / 4)

小說:朱厭 作者:炒作

指點江山,輔佐玄皇帝興起開元之治的點山先生王安石呢。

竹汶麟將馬拴在籬笆門上,緩步步入小院,來到房前,房門開處,隱約看見一位老者坐在一側,背對房門。

竹汶麟停住腳步,朗聲道:“青城山青蓮居士門下弟子竹汶麟奉師命特來參見點山先生。”良久,方才聽到一絲蒼老無力的聲音:“噢,進來吧。”竹汶麟跨進房裡,房裡十分灰暗,老者身前一個小火爐燒得通紅,略顯刺眼。再看這老者,頭髮已盡數蒼白,身著粗布灰衣,弓著背脊,靠爐而坐,顯得很疲弱。

爐邊設一個小方桌,桌上放著一隻茶壺一隻茶碗。老者抬頭瞄了竹汶麟一眼,又對著紅爐道:“你師父怎麼沒來?”竹汶麟道:“家師年事已高,久不過問江湖之事,收到先生來信後,便立即命弟子前來,令弟子奉先生差遣,不可有半分差池。”

老者自語道:“好你個太白老兒,好大架子。”又過一會,老者對竹汶麟道:“跟你師父學過幾年功夫,功夫如何?”

竹汶麟仍躬身道:“弟子從小便由師傅撫養長大,三歲開始習武,如今弟子已二十了。”老者又“噢”了一聲,沉默半晌,方道:“你還是走吧,別枉送了性命。”

竹汶麟道:“家師有命,不敢不從。況且先生孤身一人,弟子怎能捨先生而不顧?弟子自當竭盡全力,以拒大敵!”

老者道:“那,你自便。”竹汶麟退出房門,將馬牽到院中拴在樹下,到院外拔了點草餵馬,當晚便在柴房中過夜。這位老者即是王安石,王安石雖為前丞相,但王安石不戀權貴,辭官歸隱,在洞庭湖湖東岸規矩村,一住就是十六年。

規矩村原名鬼懼村,村民覺得不雅,才改作規矩村。為何名為鬼懼?原來村莊北面不遠,有一片樹林,樹木按五行八卦陣法排列,人們若是走進去,很難活著出來。這片樹林被叫作迷鬼林,受到村民的敬畏,所以村莊才叫鬼懼村。

如此三日,王安石喝茶看書,除解手外並不出房門。竹汶麟每日早晚躬身行禮,其餘時間在院內打坐吐納練拳。渴了喝口井水,餓了吃些隨身帶的乾糧。

這日已是中秋佳節,國以月名,中秋節自然便是月國的聖節。王安石被幾個村民邀到家中賞菊飲酒,竹汶麟也到村中觀看村民的祭祀典禮。村民感謝上蒼,祈禱來年的豐收。圓月當空,竹汶麟回到住處填飽了肚子,不多時王安石回來,面色通紅,看來已是不勝酒力。

王安石進房後,竹汶麟跟進房來,正待行禮,王安石指著一張香案道:“把這張香案搬到院中,正對滿月。”竹汶麟將香案放好後,王安石在香案中央點上一爐沉香,擺上一爵酒,一杯水,一盤月餅,一碗黃土。王安石手拿祭文,跪坐在香案之前,問竹汶麟道:“你叫竹汶麟?”

竹汶麟道:“弟子竹汶麟。”

王安石道:“在老夫身後跪好。”竹汶麟跪好後,王安石讀到:“大唐天寶十一年仲秋夜,臣王安石謹以相禮,攜公子竹汶麟,獻民食、民酒、國土、國水,祭月懷主,聊示心意。祭曰:大唐之主,上國之魂,

主有天下,魂定乾坤。

尊行時空,恩施宙宇,

眾星奉中,萬生朝聖。

百年硝煙,一世戰亂,

聖出九州,十年征戰。

萬骨成灰,一國號唐,

山河重整,無量功德。

民尚未醒,聖主仙去,

十有六年,山河重碎,嗚呼哀哉!

賊臣亂國,民土崩坼;

紫微兇危,三王作壁。

君在國否,月存幸否,

君在月否,嬋娟舞否!

聖主不死,臣豈不知,

民土未滋,聖主有過,

有過無悔,臣懷無益;

君之死生,無關於國,嗚呼痛哉!

痛憤交集,願君赦臣。

國之將亡,臣不苟全,

義猶未盡,忠尚無窮,

願代君命,重行鞠躬。

天道地仁,佑我萬民,

太陰厚德,佑我大唐!

臣王安石與公子竹汶麟,頓首百拜,尚饗!”

王安石讀畢,燒了祭文,已是滿眼淚花,竹汶麟感觸良多。二人起身後,遠處馬蹄聲響,王安石冷哼一聲,道:“一會兒莫讓群小打翻香案。”

四騎快馬已馳到院前,竹汶麟遠遠看去,當先一人面白無須,身著一身靛藍色繡花官服,身後三人身形瘦小,皆是黑衣黑袍,黑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