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營諸將聽令,今夜各率本部巡查諸營,旦有心懷叵測之人,立即拿下!”
……
一道道軍令擲下,因自己擁戴的統領受到善待地正統營將士們,疑慮頓消之下,士氣高昂地開始執行起自己的任務。而圍觀的其他投誠士兵,也紛紛回營,躍躍欲試地準備接受挑選。不一會兒,除了仍舊拱衛在旁的親衛隊外,餘者已走得一乾二淨。
韓亮青走下座位,向楊誠一揖拜道:“蒙大將軍不棄,末將感激不盡。對於此番平叛之戰,末將有一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楊誠洗耳恭聽。”楊誠和聲說道,剛才韓亮青話還沒出口,便被打斷了,現在終於可以聽聽他到底有什麼計策可以令洛陽速平了。雖然對於平叛之事他和諮事營已經擬定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計劃,但要說速平,卻還有些勉強。
“敢問大將軍,此次俘獲地叛軍士兵如何處置?”韓亮青並沒有立即說出自己的想法,反而正色向楊誠問道。
楊誠微微一愣,心道莫非是自己對戰俘地處置有何不妥?疑惑之下,也毫不忍瞞地說道:“他們即是被迫,我當然也不會為難他們。不管是主動投降還是戰場生擒的,在戰後一律釋為良民,資其返鄉。”
“未有寸功卻獲寬赦,大將軍豈不是在助長他們為亂之心嗎?況且數十萬降兵,糧食消耗之巨朝廷能承受否?”
“呃……”楊誠一時間竟然被韓亮青問住了。這對待戰俘之法,以前他早在荊州和交州便如此實行,卻從未有什麼什麼紕漏,被釋之人後來也大多成為本分守法的百姓。這一次他更因天下元氣大傷,有意為戰後保留更多的男壯,以便儘快的恢復生產。倒是糧食方面頗讓他費了點心,交州雖然富庶,但經歷數戰後,其實已經沒什麼家底了,連他也不好意思再向張識文伸手要糧。長安雖然原來有不少存糧,但一則大軍消耗甚多,二則前番戰亂讓收穫的糧食銳減,短時間內雖能支撐,但卻絕拖不了多久。
“末將在叛軍中雖然時日不常,不過卻對其知曉一二。誠如大將軍所言,叛軍士兵多為三家所脅迫,並沒有多少戰意,只要方法恰當,便可輕易誘降。而叛軍多以一郡一縣之壯丁為一部,大將軍以仁厚降之,倒不如以鄉間降之。”
“鄉間?”楊誠眼神一亮,已略略猜到韓亮青之意。
“不錯。與其積降自窮,不如釋降化敵!”
“韓將軍等一下。”楊誠揮手止住韓亮青地話頭,站起來回踱起步來。韓亮青這一招著實高明,自己再怎麼寬大,又哪有本鄉本土的人勸說有效,以降兵招降叛軍,反覆用之,就如同滾雪球一般,迅速讓叛軍潰敗。偏偏自己派出的這些降兵,叛軍還不能把他怎麼樣,幾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將軍可有詳細之策?”楊誠急急地問道,似乎一刻也等不著了。
韓亮青微露尷尬之色,遲疑道:“末將之前便有此想,不過當時身在敵營,也並未想太多。之前蒙大將軍禮遇,這才想以此策獻上,只是卻未盡周全。”
“無妨無妨,今晚正好可以細細討論。若此番真能如將軍所說,那平叛之戰將軍當居首功!”楊誠拉過韓亮青一同坐下,取來紙筆,二人一邊說著一邊寫划著。古山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並沒有加入二人的討論,悄悄地走到門口,如山而立。廳中整夜***通明,不知不覺中,一輪紅日躍出天際。
第七卷 第九十七章 關洛爭雄·六十一
潼關,震天的戰鼓聲中,遲來的戰鬥即將展開。十二輛大型的投石車在五百步外分為四排整齊排列,操作手正在緊張的檢查著投石車的各個部位,準備一洗之前叛軍無攻城利器所受之辱。全身披甲的洛陽鐵衛在投石車前構成了一道鋼鐵之牆,幾乎包裹著全身的厚重鐵甲,足以抵抗百步之外射來的勁矢。在投石車外三百步左右,一個寵然大物巍然聳立,從高處看去,簡直就是一具擴大了近十倍的投石車,而拽手的數目更是近四百人,比一般的投石車多了二十倍!
看到這個龐然大物,蔡進銳也不禁吸了一口冷氣。交州製造弓箭之術獨步天下,再加上精通箭術的能手倍出,雖然擁有整個大陳最龐大完備的軍械製造作坊群,但大半的精力都用以研發新式的弓箭及實用的農具去了。而在攻城武器方面,除了不斷改良的火神弩與僅需兩名士兵就能攜帶的飛砂炮外,便再沒有其他新玩意兒了。
本來火神弩和飛砂炮在他眼裡已經算得上利器了,但看到眼前這龐然大物般的巨型投石車,火神弩和飛砂炮簡直就兒戲了。雖然這是第一次見到。不過單看其數量恐怖的拽手,一次丟擲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