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⑾鄭�
“報!”一騎快馬飛奔而來,“啟稟大人,樊城空無一人,夏侯將軍請示下一步行動。”斥士兵恭敬的稟道。
“樊城也不要了?”顧良洪自言自語的說道,想了想轉向那名士兵說道:“讓夏侯超進駐樊城,沒有我的命令不舉輕舉妄動。同時派出小股部隊,在臨近村鎮收集糧草。”
沉吟片刻,顧良洪轉向身後地幾將隨從將領說道:“傳我軍令:中軍連夜出發,途中要多派斥,必須確保沿途百里之內沒有任何敵人!除剛才抵達地輜重營外,其他各軍明早分水陸開拔,讓蘇韋的後軍緊緊護著輜重部隊,不得有任何閃失。另外在所有攻下地城池設定烽火臺,只駐少量兵馬即可,一有敵情,立即向我彙報!”
“得令!”眾將轟然應諾。
第七卷 第一章 荊襄之戰·一
雨後,初春的紅日越山而出,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漫長的寒冬終於遠去,神州大地上的一切紛紛活躍起來。
兩條長龍夾著水婉延而行,直向下遊的樊城方向挺近。整齊的步伐踏在略有些泥濘的道路上,發出怪異的聲響,清晨的寧靜頓時告破。
顧祝新騎著一匹烏稚馬,昂首走在前列,看著南岸那個略有些模糊的身影,不覺發出一絲自得的笑意。大軍一過新野,水頓時變得寬闊起來
,再加上這幾天連綿的春雨,使得河面漲至千步之上。對於這些生長在北方的兗州將士,足以引以為奇了,要知道水不過只是漢水諸多支流
中不大不小的一條,卻有如此的規模。
從南陽開始,顧良洪便令他和張志明二人各率一萬步兵,沿著河道兩岸護衛中間的糧草輜重。楊誠手底下的靖海營雖然規模不大,顧良洪卻不
敢有絲毫大意,不僅耗費巨大人力專門拆運來三隻五牙大艦,更不惜降低行軍速度,讓整個中軍隨同輜重而行。重兵加上顧良洪親自坐陣,即
使是荊州軍全力而來。也別想輕易打他糧草的主意。
水北岸有著寬闊的官道,雖然已有多年未經修緝,不過畢竟來往商旅眾多,道路對於大軍的行進尚無絲毫影響。不過南岸卻不同了,莫要說
官道,就連一條僅兩步寬小路也離岸數里之遙。想著事事與自己攀比的張志明此時要一邊開路。一邊配合大軍行進,顧祝新地心裡著實樂壞了
。回頭看了一眼河道中跟在自己隊後那三艘五牙大艦,他心裡已經盤算著晚上紮營的時候,要如何戲弄張志明瞭。進入荊州以來連一點抵抗都
沒有遇上,雖然顧良洪不斷提醒諸將不得輕敵,不過大多數人都頗不以為然:傳言畢竟與事實相異,面對兵強馬壯的二十萬兗州軍,這個名頭
漸響的忠武將軍恐怕只能恃長江天險而自保而已。
一個面板黝黑粗糙的中年壯漢傲立在當先的一船五牙大艦之上,緊皺地眉頭下藏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望著前方連一塊船板也看不到的河面
,他的神情卻反而更顯凝重。別看此人外表甚是平常,說出來名頭卻極是響亮,他便是黃河兩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水上巨盜夏雲。
夏雲本也是個家境殷實之人,只因十年前惹上殺人官司,迫不得以之下毅然散盡家財,落草為寇。他幼時正逢匈奴為患,便立志以武報國,武
功兵法均有所涉及。平心而論倒也算得上是個不錯將才。只不過他出生庶族,為人又有些傲氣,不願當個小卒受人驅策,是以一直沒有施展才
華的機會。落為水寇之後,反而讓他得以一展所長。在黃河上下縱橫多年。各州官軍均拿他毫無辦法,雖然規模不大。名聲卻日漸響亮。若不
是這一次顧良洪重金收買了他的一名手下,趁他不在時攻下山寨,以全寨婦孺要挾。他現在恐怕仍在黃河上縱橫逍遙。
數百名兄弟及家眷的性命,十萬兩白銀的酬勞,以及事成之後既往不咎、任隨去留地保證,讓他沒有任何理由加以回絕。“只要你能護送船隊
安全抵達襄陽,便是大功一件!”顧良洪的話音猶在耳旁。第一次聽到顧良洪的話時,夏雲頗有些不以為然:不過是兩三百里的水路,不僅是
順水而下,而且兩岸還有數萬大軍隨行保護,用得了如此鄭重其事嗎?不過現在他卻明白:為何顧良洪為何會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將他請來了。
南方與北方相差極大,就說這條小小的水,卻有著大小二十條支流,每一條支流都可能暗藏殺機。雖然顧良洪為此派出數千名探子,卻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