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當他快馬加鞭趕到太平公主府上時,已經是三更天了。
太平公主見面就問:“為什麼這麼遲才來?”
其他幾位也異口同聲這樣問。
他當然不能說因為被堵在床底下,便含含糊糊說道:“我打聽到一個對我們很不利的訊息。”
“什麼?快說。”
“皇上已批准了宋湜他們的奏摺,羽林軍外調,斜封官制取消!”
“啊!”太平公主吃驚地叫了起來,她追問道:“準確嗎?”
“絕對準確。”
氣氛馬上就凝重起來。大家都把目光看著太平公主。
“看來,還是父子情深哪!”太平公主說,“不過,我就不相信扳不倒他!”
大家商量了一夜,仍拿不出扳倒他的什麼好辦法。
然而他卻拿出了一套扳倒她的好辦法。
睿宗批准了調羽林軍出京和取締斜封官制,表明他對有理不饒人,無理纏死人的太平公主的反感。但有什麼辦法,她是御妹,手足之情限制了他對她採取進一步措施。他認識到這個妹妹是個極不安分的人,不管從哪點看都像已過世的則天母后。可惜她是個女的,要是個男人,我就把這皇位讓給她便了,何必為此絞盡腦汁,費盡心機,整日鬧得神鬼不安。特別是她又不分場合,甚至在大殿上想發作就發作,弄得你措手不及,在滿朝文武面前讓人難堪……
睿宗正為御妹的事焦頭爛額心煩意亂時,執事太監傳報:“宋璟、姚崇求見皇上。”
“宣他們進來。”
兩位宰相見了睿宗,伏地痛哭,泣不成聲。
“兩位愛卿請起,有事慢慢奏來就是,何必如此。”
兩人固執地跪在地上,流著眼淚奏道:“前日聖上下詔批准了調羽林軍出京和廢除斜封官制,沒想到太平公主煽動一批人從中作梗,使這兩件事無法推行……”
“唉,這個皇妹,你又何必?”睿宗嘆道。
“陛下前口下詔,命太平公主去洛陽,她抗旨不去;參與譙王謀亂,事實俱在,陛下一再寬恩,未予追究。可她得寸進尺,復又在朝廷上設紫帳參政,處處與太子作難,太子幾次寫‘辭讓表章’,要求辭去太子,我等一再相勸,才未呈奏。長此下去,社稷危矣!”
“那太平公主乃朕一胞姐妹,故多有遷就,不免養癰遺患。說她不聽,攆她不走,朕又下不了狠心。真是兩難啦……”
“陛下,臣等想好一計,只要陛下依計而行,保管朝廷安穩一個時期,好讓太子放開手腳助陛下辦幾件大事。”
睿宗問道:“有什麼妙計,快快講給朕聽。”
宋璟、姚崇如此這般向睿宗奏報。
睿宗說道:“計倒是好計,只是讓二位受委屈了。”
“陛下,為了大唐社稷安寧,臣等肝腦塗地,死而無憾。”
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到齊後,高力士宣佈皇上御筆詔書:“按中書令奏,太平公主縱家人阻撓朝廷政令頒行,危害社稷之穩固;又前因譙王謀反案牽連尚未了結,今一併處理:著太平公主出京去外地閒住,不得干預政事。”
太平公主在紫帳裡聽了,如五雷轟頂,掀開紫帳就要大鬧。但一聲“散朝”,頃刻間朝臣走個乾淨。太平公主只有守著睿宗哭泣,拼死拼活,絕不出京。睿宗任她哭鬧,至精疲力竭後方命左右送公主回府。
公主回府休息後,精神大振,立即點了府內女兵50名,她自己則一身戎裝,騎上高頭大馬,向東宮進發。東官衛兵見是公主,不敢阻擋,任她一直走到內院。但見李隆基的嬪妃個個戰線兢兢,跪伏在地。
太平公主下得馬來,用馬鞭指著她們說:“快把李隆基交出來,否則,放火燒了東宮!”
正在不可開交時,李隆基從外面回宮,見了太平公主,立即下跪說:“聽說姑媽前來問罪,小侄特地趕回,向姑媽當面請罪。”
“好個李隆基,你要把我攆出京城,我今天跟你沒完!”邊說,邊向他逼進,她的女兵也圍了上來。
“姑媽請息怒。侄兒剛剛才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宋璟、姚崇兩個老東西奏的本,矇蔽了父皇。我已向父皇上表,請削去他兩個的官職,流放千里以外……”
“當真?”
“姑媽在上,侄兒若有半點謊言,任打任罰,就是要了我的人頭,我也該得!”
聽這麼一說,太平公主氣消了大半,急急帶女兵回府,只等明天早朝,看兄皇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