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小說:太平公主 作者:打死也不說

太平公主說道:“陸卿之言雖不無道理,但李隆基以微薄功德,潛居長上,今又登基為皇帝,朝野難服;且他離間宮廷,私通父妃,早應該廢除了,只是太上皇昏庸,不明事理,才成全了他。這些都請陸卿細細思量。”

崔湜說:“陸兄,你的官爵,系小弟保舉,太平公主一手提拔。公主今有事,理應知恩圖報,勇往直前才是,否則,大家只有等死了。”

陸象先不語,起身向太平公主告辭道:“小臣年老,又膽小怕事,此事我就不參加了。”

太平公主冷笑道:“好呀,你去告密領賞去吧!”

“小臣不能在公主需要時盡力,已深感抱歉,豈能去做告密的禽獸勾當?”陸象先說罷,向太平公主再次拱手,出門而去。

李慈大怒,拔劍攆了出去。太平公主急把他喊住:“李將軍且慢,放他去吧。”

正在此時,從簾後走出太平公主的長子薛崇簡。他向母親下跪說:“母親,請聽兒一言:明日之事千萬幹不得。我家有良田萬頃,房舍千間,財帛金銀堆積如山,何必去冒險造反?若事成,於我何補?如事敗,九族遭誅。望母親三思。”

太平公主沒想到兒子會反對自己,氣得她上前揪住兒子的頭髮,一陣拳打腳踢。又命左右把他捆了,送牢中關起來再說。

薛崇簡不顧滿臉鮮血直淌,一再向母親求道:“兒冒死進言,請母親立即回頭。若不聽,悔之不及。”他又轉過臉對崔湜罵道:“都是你這個無恥小人,權迷心竅,我家就敗在你的手上,你是不會得到好死的!”

陸象先的退卻,兒子薛崇簡的背叛,都不足以動搖太平公主。為防止陸象先告密,她決定提前行動,命常元楷三更時分攻打東官,她將率府兵支援,務求一舉成功。

豈知一切謀亂的佈署都被薛崇簡派乳母告了密,玄宗早有準備,防守嚴密。

三更時分,常元楷。李慈等人的御林軍攻東宮遭挫。久攻不下,傷亡慘重;又被兵部尚書郭元振指揮的龍武將軍王毛仲、果毅將軍李守德所領禁軍從外圍殺來。常元楷遭到夾擊,頃刻間全軍覆沒。常元楷、李慈等被斬於馬下。

太平公主見攻東宮失敗,只得從山莊撤退,攜崔湜帶些細軟逃到南山寺中藏匿。其餘肖至忠、慧範、岑羲、薛崇訓等,皆被殺。

郭元振領兵到南山寺,裡裡外外搜了一遍也沒找到太平公主和崔湜。一氣之下,舉火燒了寺廟。

太平公主與崔湜從地下通道逃出南山廟,相互攙扶著走了一天一夜,至第二天黃昏,見前面半山上有一個道觀,二人一癲一跛走了上來。

走近一看,原來是個破舊的道觀。

當太平公主抬頭見道觀門額上那三個大字時,頓時暈了過去。

崔湜一邊扶著她,一邊抬眼望去,那上面明明是“太平觀”三個字。

半晌,太平公主才醒來。她與崔湜交換了無奈的目光,硬著頭皮朝裡走。

進了觀門,見一白髮銀鬚的老道站在門邊笑吟吟地說道:“貧道在此迎候二位貴客多時了。”

說罷,在前引路,進了客廳。

二人感到吃驚,但已疲勞至極,只有隨他入內。

“這位是崔相國吧,不知還認得貧道不?”

崔湜抬眼細看,他想起來了,原來是當年為張昌宗看相,說他有天子之命的金術士。那時,崔湜任吏部侍郎,曾參與過此案的調查審理,與金術士有一面之緣,不想今日在此地相會。

“認識認識,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金道長還如此精神。”

“二位路上辛苦了,貧道早已準備了茶飯,請二位用後再敘。”

說罷,從後院端出一個大缽,裡面是熱氣騰騰的小米稀飯。二人也不拘禮,舀了就吃。接著,老道又端來窩頭和酸菜,都是太平公主從來沒有吃過的粗食。但在飢餓中,那小米稀飯能比過她愛吃的春秋戰國宮廷名小吃“桂髓鶉羹”,那窩頭較之西漢文帝之母薄太后愛吃的“太后餅”有過之而無不及。

吃炮喝足之後,崔湜問道:“金道長,這附近有集鎮嗎?”

“向南去五七里地有一集鎮。”

“我欲去集上賣些衣物食品,內人在此,請多照看。”崔湜說罷,與太平公主依依告別。大步下山去了。

“平平,你還記得我麼?”崔湜走遠後,金道長問太平公主。

她聽到叫她的小名,心中一驚。她的小名只有父母等很少幾個人知道,怎麼這個從不相識的老道會知道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