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你說那也叫“痛”,還是別的什麼呢?
所以我只能給你一個“以偏蓋全”的歷史印象。我所知道的、記得的、發現的、感受的,都只能是非常個人的承受,也是絕對個人的傳輸。
有時候,感覺整個荒原,只需要一株山頂上的小樹,看它孤獨的影子映在黃昏蕭瑟的天空裡。
你知道,在一九四五年國共內戰大爆發之前,中國已經打了八年的仗。
你說,對啊,你對德國的歷史老師曾經提出一個問題,他沒法回答。
西方的歷史課本里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於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在這一天,德國入侵波蘭。你說,為什麼不把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看做世界大戰的起始呢?即使退一步,又為什麼不把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看做開始呢?為什麼德國入侵波蘭就比日本入侵中國,要來得重要呢?難道說,亞洲的戰事,就是不如歐洲白人的戰事?
你這個學生,夠麻煩。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認識到,中國進入戰爭的漩渦,比歐洲要早很多,那麼跟你解釋後面的一九四九,也就比較容易了。我們要記住的是,歐洲打了六年仗之後開始休息,當美國大兵坐下來喝可口可樂,德國的戰俘一火車一火車回鄉,蘇聯人終於開始埋葬他們的親人的時候,中國人又爆發了一場更劇烈的戰爭。他們已經對入侵的日本人打了慘烈的八年,現在繼續打,只不過,現在,槍口對內。他們的武器,來自美國、蘇聯、日本。他們的兵,來自哪裡?
你還是得從八年的抗日戰爭看起,好些鏡頭,像電影一樣流過我眼前。
譬如山東,被日軍佔領之後,成千上萬的孩子就跟著學校流亡,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