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1 / 4)

小說:迷失在康熙末年 作者:辣椒王

三人同時失色,凌嘯的話豈止是不客氣,分明就是謾罵。夾在中間的吳英苦笑不已,剛剛要勸架,卻聽到凌嘯若無其事地笑道,“本將軍現已決定,全面接管福州城防,全城馬上實行軍事管制和宵禁戒嚴,城門領、巡捕房皆要聽勤王軍節制。”

郭世隆大驚,一指凌嘯以金石之音怒道,“凌嘯!誰給了你這麼大的膽子?本督方才有權決定福州地一切關防管制,你若是要干涉民政,那你可打錯了主意,即使是軍政,也是本督全權專滬!老夫要上表彈劾你!”

凌嘯擺擺手,“彈吧!哦,還有,本將軍已經命人去了提標大營,用我的軍標官印,暫時封存了這次的總督調軍令。吳軍門,這件事我來作主吧。”

已經目瞪口呆地吳英不敢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就連施世驃也是呆住了,凌嘯竟然敢這麼不顧一切的幹?郭世隆氣得是滿肚子都是火燒,嘿嘿冷笑叫道,“督標中軍何在?”

凌嘯一把砸掉手中的茶杯,笑道,“制臺,你是不是氣糊塗了,你的中軍副將沈古道,不是被你派去護送家眷返晉,而你的中軍參將魯夢震,不是被你派去營救被綁走的公子郭良階去了嗎?”

吳英和施世驃全都傻了,總督大人的兒子被人抓走了?!

“所以,現在本將軍暫署理總督事,諸位有沒有意見?”凌嘯笑嘻嘻道。眾人看看面色死灰的郭世隆,方要點頭,卻猛聽一聲由遠及進地高喊,“報!”

“稟報各位大人,臺灣吳球、劉卻造反,海上南洋夷船成堆,水陸夾攻之下,鳳山彰化已經陷落!”

第兩百三十七章 灣臺──反了

凌嘯領銜的福建軍報,迅速震驚了整個朝堂。

孤懸海外的臺灣島,在被大清朝收復了整整十三個年頭之後,竟然造反了。施琅的三年鎮撫使過於苛嚴,而兩任接手知府又過於寬縱,終至於今日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中的苦衷,這些當日為保臺棄臺之爭鬥得你死我活的朝臣們,至今還記憶猶新。

康熙卻笑了起來,鎮定而自信得彷彿這正是他所要的結果一般。嗡嗡議論的群臣馬上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一個個眼珠子轉得明眸善睞光彩靈動。難道這是皇上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局面不成?莫非皇上是嫌棄臺灣當了福建十三年的包袱,想一腳把臺灣蹬棄?

但張廷玉只是看了一眼,就發現御案上蒙著的黃綾隨著康熙撐著的手微微抖動,他馬上明白過來,皇上不過是在掩飾自己的暴怒和震驚罷了!剛剛在西北大勝,土財兩得,國威大盛之際,臺灣卻接著就反了,這相隔不到三個月的事件,如果落在史書上,是何等的鮮明對比?知道的人或許會深究其理,不甚了了的人,則肯定會毫不猶豫送給康熙一個“窮兵黷武激起民變”的帽子。

“諸臣工,說說大家的見解吧。”

八阿哥看看慌了神擰眉頭苦想對策的太子,再看看也有些茫然的胤禛,嘿嘿一笑,這真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幸好我詳細研究了臺灣地造反原因,等一下皇上問起來的時候,也曉得一些首尾,我上個月收個廈門知府當門人,難道你們以為我是吃飽了飯沒事幹?

胤禩見無人開腔,清清嗓子道。“皇阿瑪,兒臣以為,臺灣平叛,首先要明白亂由何生,方才能對症下藥,方才能一平而永泰。當初,正是由於擔心百姓造反,索額圖方才向皇上極力建議了兩條,是臺灣亂的根源!同時,規定了臺灣糧草軍械無論軍民用糧。都由官府統一設倉制度,這就直接導致貪汙腐敗橫行,各級官吏上下勾結,把福建支援過來的撥糧據為己有,導致民怨日甚。而第二。還嚴令片帆不許下海,試問臺灣山多地少,不能貿運和捕魚,民生難繼,方才對朝廷日益離心。妄圖自己當家!”

這番話放在平時,打死老八他也不會說出來的,因為這不僅得罪太子。還連帶著皇上的面子。但時過境遷,現在他這話一出口,出了太子氣得面色烏黑以外,康熙和朝臣阿哥無不點頭,康熙忽地發現八阿哥地才幹也頗有閃光處,急切切問道,“然則,何以對症下藥?”

嫉妒和稱讚的眼神一起望向年輕的廉貝勒,胤禩瀟灑地向康熙再次叩頭一下。把和方苞討論過許久的海峽形勢講了出來,“兒臣以為,接著四阿哥剛才的話頭,臺灣反乃是癬疥之疾,福建陸地方是心腹之患!以臺灣叛軍無糧無船,除了騷擾一下沿岸外,難以有多大的作為,最多恢復到鄭經時代的局面,但倘使福建波動,皇上,那可是恢復到了臺閩全亂的鄭成功局面,失地好復,人心難收啊!”

胤禛見老八的話又讓康熙點頭稱許了,心裡的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