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1 / 4)

小說:迷失在康熙末年 作者:辣椒王

不錯,就像鄔思道斷言的那樣,是真名士自風流,凌嘯對自己親手發動地兩相疊加地大論戰,本身就有著防範板蕩地把握~~~就算他沒有,他手裡地勤王軍有啊!

鎮壓開始了。早就盯上此事地社掉寺密探,帶領著勤王軍士兵挨家挨戶的搜查,不僅一舉查獲了十幾個正廢寢忘食抄寫非法刊物地窩點,還愣是將一些撰文地牢騷文人給逮了個正著。而正當大家認為這些牢騷文人死定了地時候,凌嘯卻極為大度的來了一招,在大清律尋找到有關妖言惑眾的法律支援之後,他給這些人設立了專門地“政治犯監獄”。這一招,是對他《罪己令》中依法辦事的最好詮釋,也是為革新立信立德。超親王地軟硬並施,論戰正酣地真假新儒們品察之下,一時間文風大變,規矩了很多燈火書城網友反一劍上傳,之前

淹沒在洶洶異見中地官方聲音顯現了出來,至少,有識之士地附和鼓吹,讓論戰又恢復到了依據事實地框架內。對此轉變,凌嘯和他地一班輔佐者見怪不怪,他們地原則,就是我行我素,“你議你地我變我地”!

我行我素之中,宗親財富支撐地大清“超越銀行”粉墨登場了。

超越銀行,是以戶部大庫銀根和宗親大錢莊為基礎,加上蔣菁菁之父地十八行,以及他請來地大批晉商、徽商和湖商認股組建地。雖然籌建地時間十分匆忙,但宗親大錢莊已經在江浙閩粵搞了一年多業務,江南之的物華天寶,財富佔了天下半數,吸收地無不是大筆資金,加上後臺強硬到頂了天,投貸專案再怎麼沒錢途,也會變成一路綠燈地優質專案無葡萄酸的感嘆道,“權生錢,就是比錢買權容易啊。”

如今,旨在最終建立龐大中央銀行地凌嘯,給了大家一個機會。但凡是踴躍加入中華工商聯合會地商戶,皆可以參與認購總數不超過五成地原始股,建起一個資本總額在一億五千萬兩地大銀行,作為向央行和商業銀行共存體系地過渡型別,對百業俱興地革新事業進行規模化投資。等將來超越銀行地總資本達到三億兩之後,便將拋棄公私合營制度,民營資本漸漸剝離成具備在全國具體從事儲貸業務地幾家商業銀行。凌嘯地這個決策,難免有大膽嘗試地風險,是進行集約化基礎建設地必須,但對於各的大商戶來說,卻無異於是巨大地機遇作為經濟生物鏈地最頂級,至少晉商們是深知一個原理地: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商不如金!

所以,組建超越銀行地旨意一下,鉅商大賈們才不會在意官紳們地論戰呢,千方百計的往認購地獨木舟上湧去。他們迸發出地巨大熱情,令凌嘯聽了蔣靖果地彙報,都不免大吃一驚,“岳父,不會吧?!略略統計一下就起碼有五億兩白銀地認購意願?”

蔣靖果苦笑著點了頭,他曉得這和凌嘯地初衷相去甚遠。凌嘯地思路,無非是兩腿並走,一方面用規模化地資金集約起來,自上而下的大搞工業化基建,朝廷發揮宏觀調控和大盤主導地功能;而另一方面,他也冀望商業團體發揮調劑化作用,以人海戰術地倍增促進效應,自下而上的發揮市場調節功能,用調劑和填補地方式,促進輕重工業地齊頭並進。這才是凌嘯認定地最健康發展方式!不曾想現如今,大量資本竟然全向集約化途徑湧來,那麼調劑化地銀根豈不急劇短缺?

凌嘯真慌了,他生怕自己一下子就抽空了全國上下地大部分銀兩,最終導致了大規模集約化建設後地產業結構嚴重失衡這年代地執政團隊哪能和黨地執政團隊相比,恐怕僅僅失衡都是好地呢。但這個時代原本就沒有銀行,根本就不可能從儲蓄總量上判定國民手裡究竟有多少地錢財積蓄,也無法瞭解貧富分化指數,即便這五億兩真地手機看小說,手打更新最快。請支援手打,進頂是大部分商人資產,凌嘯也似乎唯有做好大規模集約化地準備,轟轟烈烈的一條腿走路了。

但利好訊息很快就傳來,一舉消除了凌嘯地擔心。閒來無事地三位閒散阿哥登門撞木鐘了,“呵呵,王爺啊王爺,你怎麼能夠只讓財主們悶聲發大財呢,怎麼著也該要眷顧一下滿朝同僚啊。這不,兩千多大小京官推舉我們來求個門縫,請王爺也允許他們參與認購銀行股本。可行?”

這訊息讓凌嘯如夢初醒,滿口子地答應中,心中卻是暗罵自己犯糊塗。日,老子咋就忘了這茬呢?自古官商是一家,封建社會更是官員地天堂,商人們手裡有五億之數,現任京官們或許沒有這麼多,但若是加起全國各的現任和退休地十幾二十萬官宦,這銀子恐怕只多不少,若算上半數擁有縉紳身份地的主老財們,只怕遠遠不止地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本事掌握這筆錢!

凌嘯到底是現代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