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將整個地球撬起。”延伸到財務槓桿上,可以這樣說:“借足夠的錢,我就可以取得巨大的財富。” 但是這兩者最重要的是還貸者都注重信用。沒有信用,也許生活將陷入一片混亂,更別談以後更大的成功。信用卡的命名也許能更好的證明信用的重要這一點,沒有信用的定義,卡也就失去初衷的本意。如果能用好信用卡的免息貸款,則是你成為卡神的絕好良機。
臺灣的楊惠如與卡神的美譽一同在全國各地風靡一時。27歲的楊蕙如2005年才從墨爾本大學拿到企管碩士學位回臺,此後半年沒有積極找工作,外人還以為她是賦閒在家,實際上她可忙壞了。每個月她忙著刷卡近1000萬元新臺幣(約人民幣250萬元)。但楊蕙如不是敗金女,相反,她運用刷卡消費累積紅利賺錢,短短2、3個月至少獲利90萬元新臺幣。訊息傳開,臺灣網友立刻封她為“卡神”。
她靠刷信用卡在短短兩個月內獲利上百萬元新臺幣,她被當代人譽之為“卡神”。雖然與此同時,揹負鉅額信用卡債務、甚至連最低應繳還金額都付不出的“卡奴”也越來越多。但楊蕙如的賺錢方法依然能給大陸信用卡持卡人帶來不小的啟示。
“卡神”靠什麼賺錢呢?據報道,楊蕙如賺錢的套路是:辦一張臺灣某銀行信用卡,獲得刷卡消費紅利點數,然後在購物臺用信用卡購買了六百萬元(臺幣)的禮券,轉賣給親友後讓親友在網上拍賣,自己再從網上刷卡買回。這樣她的紅利點數(消費積分)迅速累積到八百餘萬點,她用這些點數兌換航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