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性知識偷偷摸摸訪問黃色網站;要體驗異性交往到聊天室去尋找夥伴等等。這一切刺激的是孩子們的神經,影響的是孩子們的思維,改變的是孩子們的行為。儘管他們的超前讓大人們看不慣、想不通、接受不了,但它們畢竟是一種帶有鮮明時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壓不服,惟有疏導才是上上策。
疏——疏通,導——引導,使其思路順暢,方向正確,明辨是非,排除干擾,增強自身免疫力,才好平安度過青春期。作為疏導者主要成員的家長,第一,責無旁貸,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第二,你必須比孩子“高明”——不僅能夠及時接受各種新資訊,還要具備篩選、辨別、分析的能力。換句話說,你得有與孩子溝通、交流、導向的資本,別讓孩子看不起你。1998年47歲的我為了能和喜歡足球的學生有共同語言,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我刻意培養自己對足球的興趣。北京國安隊在工人體育場的主場比賽我必親臨現場,學習足球知識,感覺賽場氣氛,在和學生聊球、侃球的過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家長若真的願意為孩子排憂解難,助孩子成長一臂之力,好了,家長們試著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吧。不過我要再一次宣告的是:我不是專家,教育研究剛剛起步,既不深也不透,但我提煉出來的觀點絕對來源於實踐,就算是給家長們一點點借鑑吧。
一 真正實現與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
家長與孩子的區別有性別上的、年齡上的、知識上的、閱歷上的、能力上的、經濟收入上的……惟獨沒有人格上的。受封建社會君臣父子觀念的影響,中國的父母與子女、長輩與晚輩、成人與孩子從來就與“平等”兩個字不搭界。所以儘管“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的觀點早已經提出很多年了,專家們為給孩子們爭得“平等權”沒少呼籲和吶喊,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並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是家長們對於“平等”理解有誤,無限提高孩子的地位,維護孩子的權威,對孩子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在家裡孩子的話就是“聖旨”,孩子的要求就是命令,家長必須執行。有人也許會說“這是極個別現象”,但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種表面上的“平等”,實質上的嬌寵,在相當一部分家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曾經有一次家訪,正趕上一家三口在吃晚飯。吃到一半時已經上初一的孩子順手拿起一個蘋果就啃,我說了一句:“飯沒吃完怎麼又吃上水果了?你爸媽也不說你呀?”這個女兒立即衝著她父親說:“你問他敢說我嗎?我借他一個膽他也不敢,說話比我聲音高了都不行!”只見這位父親溫文爾雅地一笑了之。
我見過許許多多這樣的場面:孩子在學校門口等家長來接,家長因故來遲了,孩子大發雷霆,家長百般賠罪;在商場高檔鞋櫃臺前,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你自己挑吧,喜歡哪雙咱就買哪雙。”公共汽車上,有了一個座位往往是十幾歲的孩子坐下,40歲左右的媽媽站著;還有諸如孩子經常在家裡亂髮脾氣,父母在孩子面前唯唯喏喏,孩子要錢說要100元不給50元等等,我見得真是太多了。
這種現象看起來給了孩子極大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空間,徹底丟棄了傳統的家長專制,但實際上卻走入了另一個極端——溺愛、嬌慣,演變成了孩子對父母、甚至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專制,這是不正常的,也是很可悲的。
另一方面是家長們在潛意識中拒絕接受與孩子的平等,放不下家長的架子,“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子不教父之過”,“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傳統觀念多多少少還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使得家長們有意無意地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了命令多、協商少,指責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少,指揮多、指導少,懷疑多、信任少,打擊多、肯定少的教育方式。一箇中學生說上中學後父母用的最多的詞就是“不許”和“應該”,還有“輪不上你來教育我”之類的話,時間長了他就不愛搭理父母了。這是典型的有中國特色的教子之道,能怪孩子不接受嗎?
那麼什麼是人格呢?《辭海》上解釋為“個人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的總和”。《現代漢語詞典》則更細的列出三種涵義,一是“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二是“個人的道德品質”,三是“人的能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的資格”。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所謂“人格上的平等”之“人格”,就是指後者而言。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雖屬未成年人,還有他們所不能履行的義務,但是他們有獨立思考的權利、發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