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告訴王春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中央政府從重慶搬回南京,南京是以國民黨為主的全國性政治中心。
我們黨在南京要做許多工作,黨辦的《新華日報》也要從重慶搬到南京。
同時,日本投降後我們黨中央也不能一直待在延安,也要搬出來。
黨中央很可能要搬到北平來,北平雖然同延安不一樣,不是解放區,我們也不能把國民黨的勢力統統趕出去,但是城外四周圍都是解放區,城裡我們黨的力量現在就很強,黨中央搬來後,我們在北平就會佔絕對優勢。
北平就會成為我們黨為主的另一個全國政治中心。
那時延安的《解放日報》就會搬到北平來編輯發行。
讓你們來辦這張報紙就是為延安《解放日報》搬到北平來辦做準備的。”
王春立回憶說:“當時中央有一個和平民主新階段的提法,中國人民都希望實現和平,不再發生內戰。
當然我們也一刻沒有放鬆戰爭的準備,一直強調要以鬥爭去爭取和平。
黨中央在北平創辦這樣一張報紙,意義的確十分重大。”
《解放》報創刊以後,很快成為北平家喻戶曉的出版物,影響一天一天地擴大。
王春立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有一天報社來了三個青年,但他們不進屋,就站在院子裡,並說:“其實我們沒什麼事,就是想到解放區看看。”
報社的同志一時沒聽懂。
他們說:“就是這兒!
解放報社就是解放區。
我們就是想來呼吸一下解放區的新鮮空氣!”
說完這三個青年就在院子裡做深呼吸動作。
當時在場的人都被深深地感染了。
為了國共繼續合作,和平建設,以符全國人民的願望和國家民族的利益,
根據協定,首先要求各地的國共雙方駐軍停止衝突,雙方同時釋出停戰命令,要求全國各前線部隊從1946年1月13日開始停止一切衝突。
在張治中,周恩來,馬歇爾最高三人小組的領導下,在北平成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由三方…國民政府代表鄭介民,中共代表葉劍英,美國代表羅伯森遜 為便於在全國各重要軍事地區就近進行調處,北平軍調部分別派遣由三方代表組成的軍事調處中心執行小組,分赴全國各戰略要地執行軍事調處任務。
回憶往事,感慨良多,黃埔師生不但在抗戰中浴血奮戰,英勇獻身,而且也確實渴望為來之不易的勝利能給人民帶來休養生息,給祖國帶來和平建設,走向富強和幸福。
然而,歷史的發展會出現曲折。
軍調部的工作只是歷史的一個插曲。
未來的歷史給他們留下一個長遠而尚未完成的任務,那就是共同攜手合作完成祖國的和平統一。
國民黨方面所以同意簽署停戰協議,其目的是為了爭取時間,以便進一步調動軍隊,完成發動全面內戰的部署。
他們的任務便是用談判桌上的鬥爭配合戰場上的鬥爭。
由於國共雙方立場尖銳對立,執行軍調部的任務便離不開吵架,而美方則袒護國民黨,拉偏架。
第一三七章。 民族解放的希望
一。
這裡山勢險峻,與世隔絕。
在溝壑縱橫,崗巒起伏的陝北黃土丘陵上,沿著山坡小道向延安方向進發。
有時,山路狹窄,只能容下一頭馱東西的毛驢,幸好沒有對面來的馱子,否則得找能夠錯牲口的口子。
小道的外側是深谷,毛驢偏偏喜歡順著外沿走,看到它外側的籮筐高懸在深谷之上,一歪一扭的,真讓人心驚膽戰。
延安以其坐落在高聳的寶塔山頂的古塔而聞名。
夜幕籠罩下的延安是朦朧的,蒼涼渾黃的黃土高原,已是萬家燈火的時候,星星點點,十分耀眼。
一盞油燈,如豆的燈光,十分微弱,但它卻光芒四射,照亮了革命的征程,
延安成了紅軍長征的最後落腳點和抗日戰爭的出發點,成了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了抗日戰爭和解放軍戰爭的指導中心和戰略總後方,成了舉世聞名的革命聖地。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住在那些簡陋的窯洞裡,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裡,指揮著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解放戰爭,為全中國的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在當年的那個黃土壘成的窯洞裡,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