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鳥。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通往“大我”(1)

痛苦、無聊與去執,是騎士不斷獲得嶄新啟示的路徑,也是他到達圓滿空性境界的三種推動力量。許多人能夠跳出“痛苦”的深淵,甚至能夠渡過“無聊”的沼澤,卻唯獨做不到去執,尤其是在重大的轉折點上,更放不下已經形成的認知和習慣。

最後,當騎士快要達到真理之巔的時候,卻被一塊巨大的岩石擋住。巨石上刻著幾句碑文:“雖我擁有此宇宙,無有一物為我留,因我不可知未知,如我不願棄已知。”他必須迅速地破解出碑文的意蘊,否則將前功盡棄。他吊在峭壁上,深吸一口氣,唸叨著碑文,突然產生了一個嚇人的想法:他現在為了寶貴的生命,抓住岩石不放,對他來說也是“已知”;這是不是表示,他必須放手,讓自己墮入不可知的深淵,才可以得到“未知”呢?

想到這裡,他的力量開始消失,他抓住岩石的手指也開始迸出鮮血。由於相信自己快死了,他放了手,向下落去,掉入記憶中無盡的深處。當一種不熟悉的平靜感突然充滿全身時,奇怪的事發生了,他開始向上飄出深淵。最後,他發現自己站在山頂上。於是,他徹底明白了岩石上碑文的全部意義:放掉那些令人害怕的東西,放掉所有已經知道和擁有的東西,樂意擁抱無限的未知才能使一個人真正自由;我們真正該享受的是那些不曾體會過的未知。騎士不用再穿著盔甲,他向四面八方騎去,以行動證明自己心地善良、又充滿了愛。他就是小溪,就是明月,就是太陽。現在,他甚至可以同時是這些東西,而且可以比這些更多,因為真正的愛,讓他與自己、與他人和宇宙合為一體。這裡是全書的“眼”。

在緊要關頭,人們往往把遼闊圈起來,深陷在已知的狹窄小徑上。世上還有1000條沒有被人走過的路,還有1000座神秘島,還有1000種的潛能,還有1000種豐裕和可能……只有那些具備空性思維的人,才有可能透過實踐去開發。空性說到底,就是去執隨緣。這些道理,或許誰都能夠理解,可是要在實踐中篤行,卻不是簡單的事。一如盔甲騎士須經歷“沉默之堡”、“知識之堡”、“志勇之堡”、“真理之巔”的考驗。每一道門檻,都需要徹底顛覆自己以往的認知。人們也必須發現自我並跳出自我,從更高的層面上去關照和省察自我。

國學大師梁漱溟在晚年口述《這個世界會好嗎》中指出:“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於受制於他自己(制與受制是一)。深深地進入瞭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最偉大的能力或本領。”梁漱溟對發明“良知”一詞的王陽明尊崇有加。他認為個人的和社會的“良知”是通向“最深淵的學問和最高明最偉大能力”之最重要的途徑。在梁漱溟那裡,“良知”的意義延伸得很遠,它跟上帝、宇宙、佛、超自然、絕對理念等是並列的'2' 。梁漱溟的論斷為無數企業家的奮鬥歷程所證實。孫宏斌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這個當年激情似火的熱血青年,突然遭受無妄的事變,獲罪入獄。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憤怒與痛苦,以及接下來面對鐵窗的無聊。在令人窒悶的囚室裡,孫宏斌利用三年多難得的時間,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真實:被殺者對其被殺並非全無責任,被劫者對其被劫並非無可責難。他曾輕狂而無心地錯待了別人,從而也錯待了自己。他意識到了自己那所謂的自主和自由的荒唐。那種自由實際上正是最堅固的鎖鏈,鎖住了他的正午。在柳傳志冷酷無情的外表中,他讀出了那脆弱而頑強的人性。他勇敢地接受了這個巨大的真實。與生活講和,當面向柳傳志承認錯誤,並獲得了柳的諒解。

一件事物的好壞,發展的潛力與潛能,是問題還是新契機,關鍵看主體是否能專注凝神、敞開心胸來化轉。“隨緣”,並不是被動地隨波逐流,而是去除蔽障,主動把握諸種潛在可能的心態與思維。空性法則,讓孫宏斌超越了無妄與災難強加於自己的東西。而他把過去抹平的“迴歸零”的渴求,正如騎士一樣是緊要關頭的卓絕之舉。由此開始,那1000座神秘島開始在他眼前展現。孫宏斌的故事,揭示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歡樂與憂愁總是結伴而行。從淚水注滿的同一眼井中,歡樂也泉湧。當我們欣喜時,深究自己的心靈,或許會發現如今帶來歡樂的,正是當初帶給我們痛苦和憂愁的東西。當我們悲哀時,再審視自己的心靈,或許會發現如今帶來憂愁的,正是當初帶給我們歡樂的東西。孫宏斌自我解嘲,在順馳,許多人都比他有能力,可是數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