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多同學從沒有見過麥苗,麥子韭菜不分,那時李亮就是大家的專家。

說到李振聲,已經跟隨了李振聲十多年的童依平研究員感慨良多:“先生非常關心後輩,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人。”

1999年5月初,李振聲安排童依平帶著學生往100多公里外的海拔1000多米的一箇中國科學院的生態站送小麥苗,進行小麥加代試驗。誰知,天快黑的時候,卡車因為故障壞在了半路,沒有辦法前進。那個時候手機訊號還沒有覆蓋到這個地區,童依平沒有辦法跟外界取得聯絡,他們被困在山溝裡了。在北京的李振聲一下子斷了和他們的聯絡。

李振聲往生態站打電話,得知童依平還沒有到目的地。送小麥的車也沒有回到所裡。肯定是車在半路出問題了!

李振聲當時就叫上一個修車師傅,帶上夫人一起開車進了靈山,這時已經是凌晨2點多了。那時,雖然北京已經進入5月,但是山裡的涼意還很濃,更何況是在夜裡!對於一個快70歲的人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考驗,而且夫人也跟著去了。可是李振聲沒有想那麼多,他擔心的是自己學生的安全。

李振聲:民謠“要吃麵,種小偃”的背後(12)

“也許是天黑路不熟,李先生沒有看到我們停在路邊小店旁的車。他們開車到了生態站。得知我們還沒有到過那裡,先生就往回找我們。當他找到我們的時候,已經是早上6點了。這次以後,師母的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談起來童依平依然非常感動。

作為李振聲的學生,童依平對當初報考博士生的情景記憶猶新:“帶著對李振聲院士的崇敬之情,我報考了作先生的研究生。很幸運,我如願以償地考入中科院遺傳發育研究所,成為李先生課題組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對待科研工作,李先生一貫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十分關心學生的研究進展,總是主動與學生交談,交換研究思路。”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李振聲指導學生,跳出了單純的知識傳遞,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在科研方面,給學生足夠的研究空間,鼓勵青年人發揮創新精神,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2005年元旦,童依平等一行給恩師拜年。期間,李振聲利用這個機會,精心挑出許多人生格言,講給後學們聽。“老師親自念給我們聽,每唸完一條又給我們講他對這句話的理解,這裡面飽含他對事業、家庭的感悟以及對待失敗和成功的正確態度。”

陳雲做財經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調查研究。每解決一個重要的財政經濟問題,每做出一個重大的經濟決策,陳雲事前都有一個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的過程。在談到決定政策與調查研究時,陳雲曾指出:“重要的是要把實際看完全,把情況弄清楚,其次是決定政策,解決問題。難在弄清情況,不在決定政策。只要弄清了情況,不難決定政策。我們應該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去弄清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來決定政策。這樣決定的政策,才有基礎。”當讀到陳雲同志那句“我們應該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弄清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決定政策”時,李振聲反覆對前來拜年的後學們說:“搞科研,甚至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花在調查研究上。這樣得出的結論才算是水到渠成。”

李振聲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小麥育種是李振聲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整個小麥生長期裡,他經常前往研究所農場試驗田,親自調查麥子的生長狀況。一年四季,在田間地頭總可以看到李振聲忙碌工作的身影。有時候,突然發現一個好材料就像找到了一個寶貝,他高興得像一個孩子樂不可支,並且總能想出辦法把這個材料儘快用到育種工作中去。往往在田間工作大半天,助手們都感到有點兒累了,他仍然不知疲倦地調查記錄。童依平說:“李先生這種對工作的熱忱和激情鼓舞著後輩,讓我們感受到他對待本職工作的樸素的情感。”

“創新”是李振聲一直提倡的觀點。他說,科學研究本身就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做研究的時候有所創新。“書本上的知識都是間接知識,是別人總結出來的。要堅持科學創新,必須得把書本中的知識拿到實踐中去驗證。當你發現了書本知識和實際情況不一樣,有了問題的時候,那就是創新的起點了。”

在一系列的成績和榮譽面前,李振聲始終保持著自己為人謙和、誠懇的本色,無論擔任多高的職務,他都始終如一地尊敬著自己的老師。還在李振聲在西安工作的時候,當他得知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