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3 / 4)

鄭貴妃明白了,這就是個託。

很明顯,這位看上去很老實的人,實際上不怎麼老實。既然如此,必須提前採取行動。

經過深思熟慮,她想出了一個計劃,而這個計劃的第一步,是一件禮物。

十天之後,她將這件禮物送給了朱常洛,朱常洛很高興地收下了。

光宗皇帝的性命,就丟在了這份禮物上。

這份禮物,是八個美女。

對於常年在宮裡坐牢,哪都不能去,啥也沒有的朱常洛而言,這是一份豐厚的禮物,辛辛苦苦、畏畏縮縮了幾十年,終於可以放縱一下了。

古語有云: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朱常洛應該算是不同凡響,他幾天就變成了瘦子,在史料上,含蓄的文言文是這樣描述的:

“是夜,連幸數人,聖容頓減。”

白天日理萬機,晚上還要辛勤工作,身體吃不消,實在是件十分自然的事情。於是不久之後,朱常洛就病倒了。

這一天是萬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十日。

計劃的第二步即將開始,四天之後。

萬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十四日。

皇帝的身體依然很差,身體差就該看醫生,崔文升就此出了場。

崔文升,時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前面曾經講過,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職務,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

可是這人來,並不是要給皇帝寫遺囑,而是看病,因為這位崔兄多才多能,除了能寫外,還管著御藥房,搞第二產業。

後來的事情告訴我們,第二產業是不能隨便亂搞的。

診斷之後,崔大夫胸有成竹,給病人開了一副藥,並且樂觀地表示,藥到病除。

他開的這幅藥,叫瀉藥。

一個夜晚辛勤工作,累垮了身體的人,怎麼能服瀉藥呢?

所以後來很多史書都十分肯定地得出了結論:這是個“蒙古大夫”。

雖然我不在現場,也不懂醫術,但我可以認定:崔文升的診斷,是正確的。

因為之前的史料中,有這樣六個字:是夜,連幸數人。

這句話的意思大家應該知道,就不解釋了,但大家也應該知道,要辦到這件事情,難度是很大的。對光宗這種自幼體弱的麻桿而言,基本就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他完成了。

所以唯一的可能性是,他找了幫手,而這個幫手,就是藥物。

是什麼藥物,大家心裡也有數,我就不說了,這類藥物在明代宮廷裡,從來就是必備藥,從明憲宗開始,到天天煉丹的嘉靖,估計都沒少用。明光宗初來乍到,用用還算正常。

可這位兄弟明顯是用多了,加上身體一向不好,這才得了病。

在中醫理論中,服用了這種藥,是屬於上火,所以用瀉藥清火,也還算對症下藥。

應該說,崔文升是懂得醫術的,可惜,是半桶水。

根據當時史料反映,這位仁兄下藥的時候,有點用力過猛,手一哆嗦,下大了。

錯誤是明顯的,後果是嚴重的,光宗同志服藥之後,一晚上拉了幾十次,原本身體就差,這下子更沒戲了,第二天就臥床不起,算徹底消停了。

蒙古的崔大夫看病經歷大致如此,就這麼看上去,似乎也就是個醫療事故。雖說沒法私了,但畢竟大體上沒錯,也沒在人家身體裡留把剪刀、手術刀之類的東西當紀念品,態度還算湊合。

可問題是,這事一冒出來,幾乎所有的人都立刻斷定,這是鄭貴妃的陰謀。

因為非常湊巧,這位下藥的崔文升,當年曾經是鄭貴妃的貼身太監。

這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要看病,不找太醫,偏找太監,找了個太監,偏偏又是鄭貴妃的人,這太監下藥,偏又下猛了,說他沒問題,實在有點困難。

對於這件事情,你說它不是鄭貴妃的計劃,我信,因為沒準就這麼巧;說它是鄭貴妃的計劃,我也信,因為雖說下藥這招十分拙劣,誰都知道是她乾的,但以鄭貴妃的智商,以及從前表現,這種蠢事,她是幹得出來的。

無論動機如何,結果是肯定的,明光宗已經奄奄一息,一場驚天大變即將拉開序幕。

但這一切還不夠,要達到目的,這些遠遠不夠,即使那個人死去,也還是不夠。

必須把控政權,把未來所有的一切,都牢牢抓在手中,才能確保自己的利益。

於是在開幕之前,鄭貴妃找到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