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雖然流得相當利索,但傳得相當快,沒過多久,宮廷內外都知道了,以至於楊漣在寫那封魏忠賢二十四大罪時,把這條也列進去。
但皇帝不知道,估計就算知道,也不信。
此後,皇帝大人的兩個兒子,雖然平安出生,但幾個月後就都去見列祖列宗了。
可惜,關於這兩起死亡事件,沒有證據顯示跟魏公公有關,充其量只是嫌疑犯。問題在於,他是唯一的嫌疑犯,所以只能委屈他,反正他身上的爛帳多了去了,也不在乎這一件。
除了皇帝的兒子外,皇帝的老婆也沒能保住。
比如裕妃,原本很受皇帝寵信,但由於懷了孕,魏忠賢決定整整她,聯合客氏,把她發配到冷宮。
更惡劣的是,他還調走了裕妃身邊的宮女,讓她單獨在宮裡進行生存訓練,連水都沒給,最後終於飢渴而死。
此外,慧妃、容妃、甚至皇后,只要是皇帝寵信的,能生兒子的,全部都捱過整。
魏忠賢的努力,最終換來了勝利的成果:登基六年的天啟皇帝,雖然竭盡全力,身心健康,依然毫無收穫。
魏忠賢的動機很簡單,他並不想當皇帝,只是害怕生出了太子,長大後比他爹聰明,不受自己控制,就不好混了。
這個算盤沒有打錯,畢竟皇帝大人才二十二歲,還有很多時間,再享個十幾年的福,讓他生兒子也不遲。
更何況從大臣到太監,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即使新皇帝即位,也是自己說了算,世間已沒有敵人了。
天啟六年(1626),情況大抵如此。
但事實上,這兩個假設都是錯誤的,首先,皇帝大人今年確實只有二十二歲,不過歷史記載,他臨終時,也只有二十三歲。
其次,魏公公是有敵人的,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個敵人雖不起眼,卻將置他於死地。
我知道,所有的場景,荒唐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