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割了”的人,人民群眾是相當鄙視的。
所以眾多未能成功入選的太監候選人,既不能入宮,也不能回家,只能在京城混。後來混得人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京城社會治安的穩定,為此,明朝政府曾頒佈法令: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閹割。
我一直相信,世事皆有可能。
太監之所以如此熱門,除了能夠找工作,混飯吃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權力。
公正地講,明代是一個公正的朝代。任何一個平凡的人,哪怕是八輩貧農,全家只有一條褲子,只要出個能讀書的,就能當官,就能進入朝廷,最終掌控無數人的命運。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條道路雖然公正,卻不平坦。
魏忠賢當政以後,對自己以前的歷史萬般遮掩,特別是他怎麼當上太監,怎麼進宮這一段,是絕口不提,搞得雲裡霧裡,捉摸不透。
但這種行為,就好比罵自己的兒子是王八蛋一樣,最終只能自取其辱。
他當年的死黨,後來的死敵劉若愚太監告訴我們,魏公公不願提及發家史,是因為違背了太監成長的正常程式——他是自宮的。
我一直堅信,東方不敗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傑出,也最有可能的自宮者。
這絕不僅僅因為他的自宮,絕無混飯吃、找工作的目的,而是為了中華武學的發展。
真正的原因在於,當我考證了太監閹割的全過程後,才不禁由衷感嘆,自宮不僅需要勇氣,沒準還真得要點功夫。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閹割是個技術工作,想一想就明白了,從人身上割點東西下來,還是重要部位,稍有不慎,命就沒了。
所以很多年以來,幹這行的都是家族產業,代代相傳,以割人為業,其中水平最高的,還能承包官方業務,獲得官方認證。
一般這種檔次的,不但技術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