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躲躲藏藏,提心吊膽,兒子的教育是一點沒管,所以朱由校小朋友不怎麼讀書,卻很喜歡做木匠,常年鑽研木工技巧。
幸好,他的身邊還有王安。
王太監不負眾望,添油加醋解說一番,略去兒童不宜的部分,最後得出結論:李選侍必須滾蛋。
朱由校決定,讓她滾。
很快,李選侍得知了這個決定,她決定反擊。
九月初四。
李選侍反擊的具體形式,是談判。
她派出了一個使者,去找楊漣,希望這位鋼鐵戰士會突然精神失常,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相信她是一個善良、無私的女人,並且慷慨大度的表示,你可以繼續住在乾清宮,繼續幹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這個程度。
但她可以。
而她派出的那位使者,就是現在的李進忠,將來的魏忠賢。
這是兩位不共戴天的死敵第一次正面交鋒。
當然,當時的楊漣並沒有把這位太監放在眼裡,見面二話不說:
“她(指李選侍)何時移宮?”
李進忠十分客氣:
“李選侍是先皇指定的養母,住在乾清宮,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
楊漣很不客氣:
“你給我記好了,回去告訴李選侍,現在皇帝已經即位,讓她立刻搬出來,如果乖乖聽話,她的封號還能給她,如果冥頑不靈,就等皇帝發落吧!”
最後還捎帶一句:
“你也如此!”
李進忠沉默地走了,他很清楚,現在自己還不是對手,在機會到來之前,必須等待。
李選侍絕望了,但她並不甘心,在最後失敗之前,她決心最後一搏,於是她去找了另一個人。
九月初五,登基前最後一日。
按照程式規定,明天是皇帝正式登基的日期,但是李選侍卻死不肯搬,擺明了要耍賴,於是,楊漣去找了首輔方從哲,希望他能號召群臣,逼李選侍走人。
然而,方從哲的態度讓他大吃一驚,這位之前表現積極的老頭突然改了口風:
“讓她遲點搬,也沒事吧(遲亦無害)。”
楊漣憤怒了:
“明天是皇上登基的日子,難道要讓他躲在東宮,把皇宮讓給那個女人嗎?!”
方從哲保持沉默。
李選侍終於聰明瞭一次,不能爭取楊漣,就爭取別人,比如說方從哲。
因為孤獨的楊漣,是無能為力的。
但她錯了,孤獨的楊漣依然是強大的,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都留存著一個信念:
當我只是個小人物的時候,你體諒我的激奮,接受我的意見,相信我的才能,將你的身後之事託付於我。
所以,我會竭盡全力,戰鬥至最後一息,絕不放棄。
因為你的信任,和尊重。
在這最後的一天裡,楊漣不停地到內閣以及各部遊說,告訴大家形勢危急,必須立刻挺身而出,整整一天,即使遭遇冷眼,被人譏諷,他依然不斷地說著,不斷地說著。
最終,許多人被他打動,並在他的率領下,來到了宮門前。
面對著陰森的皇宮,楊漣喊出了執著而響亮的宣言:
“今日,除非你殺掉我,若不移宮,寧死不離(死不去)!”
由始至終,李選侍都是一個極為貪婪的女人,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顧一切,虐待朱由校的母親,逼迫皇帝,責罵皇長子,只為她的野心和慾望。
但現在,她退縮了,她決定放棄。因為她已然發現,這個叫楊漣的人,是很勇敢的,敢於玉石俱焚、敢於同歸於盡。
無奈地嘆息之後,她退出了乾清宮,從此,她消失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她或許依然專橫、撒潑,卻已無人知曉,因為,她已無關緊要。
隨同她退出的,還有她的貼身太監們,時移勢易,混口飯吃也不容易。
然而一位太監留了下來,他知道,自己的命運還未終結,因為他已經發現了一個新的目標——另一個女人。
從這個女人的身上,他將得到新的前途,以及新的名字。
朱由校篇
第十一章 強大,無比強大
萬曆四十八年(1620)九月初六,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宮正式登基,定年號為天啟。
一個複雜無比,卻又精彩絕倫的時代就此開始。
楊漣終於完成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