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例,戚指導員又要訓話了,只要聽完他訓話的內容,你就會徹底明白,這位仁兄為什麼要搞出那份徵兵標準:
“諸位都聽了,凡你們當兵之日,是要拿餉銀的,颳風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但你要記得,這銀兩都是官府從百姓身上納來的,你在家種地辛苦,現在不用你勞動,白養你幾年,不過望你一二陣殺敵,你不肯殺敵,養你何用!?”
其實戚指導員的意思很明白,要放到今天,用一句話就能概括: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
但問題在於,這種拿錢辦事的傳統職業道德教育,在我國向來就沒有市場,當兵吃糧,天經地義已經成為了諸多兵油子飯桶們的人生信條。
所以戚繼光設定了重重規定,只吸收不投機取巧、不怕死的老實人當兵,因為事實已經無數次證明,在戰場上是絕不能投機取巧的,怕死的會先死,而老實人終究不吃虧。
戚繼光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訓練物件,但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失去控制的倭寇即將發動一次規模空前的進攻,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然而戚繼光並不知道,就在他招募訓練的同時,一場更大的危機已經猛撲過來,它遠比任何倭寇進犯都更為可怕,一旦稍有不慎,數十年的努力將毀於一旦,他的人生也將被徹底改變。
這是一場殊死的搏鬥,但在這場爭鬥中,戚繼光只不過是一顆無力的棋子,他的命運將取決於另一個人的努力。
這件事的起因發生在半年前,惹麻煩的人是趙文華。
第十八章 制勝之道
整垮張經之後,趙文華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胡宗憲的工作十分出色,徐海被殺,倭寇勢頭大減,而作為胡宗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