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軍:島津義弘,一萬人。
第六軍:長宗我部元津,一萬三千人。
第七軍:蜂須賀家政,一萬一千人。
第八軍:毛利秀元,四萬人。
基本都是老相識,就不一一介紹了。
以上人數共十二萬,加上駐守釜山預備隊,日軍總兵力約為十四萬人。
相對而言,在朝的明軍總數比較精確,合計六千四百五十三人。
日軍加緊準備之時,明朝正在搞清算。
楊方亨無疑是這次忽悠中最無辜的同志,本來是帶兵的,被派去和談,半路上領導竟然跑了,只好自己接班,臨危受命跑到日本,剛好吃好住了幾天,還沒回過味來,對方又突然翻了臉,把自己掃地出門,算是窩囊透了。
當然了,楊方亨同志雖然是個粗人,也還不算遲鈍,莫名其妙被人趕出來,事情到底怎麼回事,他還不大清楚,沈惟敬也不開口,但回來的路上一路琢磨,加上四處找人談話,他終於明白,原來罪魁禍首,就在自己身邊。
水落石出,他剛想找人去抓沈惟敬,卻得知這位兄弟已經藉口另有任務,開溜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正也跑不出地球。楊方亨一氣之下,直接回了北京。並嚮明神宗上了奏疏,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下皇帝也火了,立即下令捉拿沈惟敬,找來找去,才發現這兄弟跑到了朝鮮慶州,當年也沒什麼引渡手續,繩子套上就拉了回來,關進了詔獄,三年後經過刑部審查定了死罪,殺了。
沈惟敬這一生,是筆糊塗帳,說他膽小,單身敢闖日軍大營;說他混事吹牛,豐臣秀吉經常請他吃飯,說他誤國,一沒割地,二沒賠款,還停了戰。
無論如何,還是砍了。
從他的死中,我們大致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
有些事不能隨便混,有些事不能混。
倒黴的不只沈惟敬,作為此事的直接負責人,石星也未能倖免,明神宗同志深感被人忽悠得緊,氣急敗壞之餘,寫就奇文,摘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