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3 / 4)

,就是王錫爵。

非但如此,王錫爵還曾對人說,他最喜歡的學生,就是李三才。兩人關係非常的好,所以這位送信人到了淮安,才會去找李大人吃飯。

作為鳳陽巡撫,李三才算是封疆大吏,而且他本身就是都察院的高階官員,對中央的政治動向十分關心,皇帝為什麼找王錫爵,找王錫爵幹什麼,他都一清二楚,唯一不清楚的,就是王錫爵的答覆。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既然李三才是王錫爵的學生,還算他的親信,李三才同志為什麼要背後一刀,痛下殺手呢?

因為在李三才的心中,有一個人,比王錫爵更加重要,為了這個人,他可以出賣自己的老師。

萬曆二年(1574),李三才考中了進士,經過初期培訓,他分到戶部,當上了主事,幾年之後,另一個人考中進士,也來到了戶部當主事,這個人叫顧憲成。

這之後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史書上沒有寫,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驚奇地發現,當顧憲成和李三才在戶部做主事的時候,他們的上司竟然叫趙南星。

聯想到這幾位後來在朝廷裡呼風喚雨的情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那些日子裡,他們談論的應該不僅僅是仁義道德,君子之交,暗室密謀之類的把戲也沒少玩。

李三才雖然是東林黨,但道德水平明顯一般,他出賣王老師,只是因為一個目的——利益。

只要細細分析一下,就能發現,李三才塗改信件的真正動機。

當時的政治形勢看似明朗,實則複雜,新成立的這個三人內閣,可謂兇險重重,殺機無限。

李廷機倒還好說,這個人性格軟弱,屬於和平派,誰也不得罪,誰也不搭理,基本可以忽略。

于慎行就不同了,這人是朱賡推薦的,算是朱賡的人,而朱賡是沈一貫的人,沈一貫和王錫爵又是一路人,所以在東林黨的眼裡,朱賡不是自己人。

剩下的葉向高,則是一個非同小可的人,此後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他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此人雖不是東林黨,卻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是個合格的地下黨。

這麼一擺,你就明白了,內閣三個人,一個好欺負,兩個搞對立,遇到事情,必定會僵持不下。

僵持還算湊合,可要是王錫爵來了,和于慎行團結作戰,東林黨就沒戲了。

雖然王錫爵的層次很高,公開表明自己不願去,但東林黨的同志明顯不太相信,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啟那封信,看個究竟。

在那封信中,李三才雖然沒有看到重新出山的許諾,卻看到了毫無保留的支援,為免除後患,他決定篡改。

然而由於寫字太差,沒法改,但也不能就此算數,為了徹底消除王錫爵的威脅,他抄錄並洩露了這封密信,而且特意洩露給言官。

因為在信中,王錫爵說言官發言是鳥叫,那麼言官就是鳥人了。鳥人折騰事,是從來不遺餘力的。

接下來的事情可謂順其自然,輿論大譁,言官們奮筆疾書,把吃奶的力氣拿出來痛罵王錫爵,言辭極其憤怒,怎麼個憤怒法,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我曾翻閱過一位言官的奏疏,內容就不說了,單看名字,就很能提神醒腦——鉅奸塗面喪心比私害國疏。

如此重壓之下,王錫爵沒有辦法,只好在家靜養,從此不問朝政,後來萬曆幾次派人找他復出,他見都不見,連回信都不寫,估計是真的怕了。

事情的發展,就此進入了顧憲成的軌道。

王錫爵走了,朝廷再也沒有能擔當首輔的人選,於是李廷機當上了首輔,這位兄弟不負眾望,上任後不久就沒頂住罵,回家休養,誰叫也沒用,基本算是罷工了。

而異類于慎行也不爭氣,剛上任一年就死了,就這樣,葉向高成為了內閣的首輔,也是唯一的內閣大臣。

對手被剷除了,這是最好的結局。

必須說明的是,所謂李三才和顧憲成的勾結,並不是猜測,因為在史料翻閱中,我找到了顧憲成的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有這樣幾句話:

“木偶蘭溪、四明、嬰兒山陰、新建而已,乃在遏婁江之出耳。”

“人亦知福清之得以晏然安於其位者,全賴婁江之不果出……密揭傳自漕撫也,豈非社稷第一功哉?”

我看過之後,頓感毛骨悚然。

這是兩句驚天動地的話,卻不太容易看懂,要看懂這句話,必須解開幾個密碼。

第一句話中,木偶和嬰兒不用翻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