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的威脅】
料理了錢寧,朱厚照繼續前進,他的行程是這樣的,由京城出發,途經保定進入山東,過濟寧抵達揚州,然後由南京、杭州一路南下,到達江西。
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凝結朱厚照先生智慧結晶的出行路線,既有人文景觀(揚州產美女),又有自然風光,他雖已經得知朱宸濠兵敗的訊息,卻並未打消出遊的樂趣,正相反,他準備藉此機會好好地玩一玩,放鬆放鬆。
按說皇帝出遊,到下面調研視察,地方官員應該高興才對,可這條旅遊路線一傳開,沿途的官員們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因為他們有著一個普遍的共識:皇帝就應該老老實實地呆在京城裡,哪裡都不要去了,你幹嘛要四處鬧騰呢?又管吃又管住,大家沒工夫伺候你,就別惹麻煩了。
這麼看來,明代的官員們實在是覺悟不高,要知道,兩百多年後的盛世下江南,各地官員都是巴不得皇帝陛下光臨寒地,不但可以藉機攤派搞點油水,如果伺候得好,還能給皇帝留下點深刻印象,升官發財,不亦樂乎?
可是想讓皇帝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你得付錢,這也是著名的貪汙犯和紳先生的一條重要的生財之道,誰給的錢多,他就安排皇帝去哪玩。這要是在正德年間,估計他會虧本的。
就這樣,官員們拿著搜刮來的民脂民膏去孝敬皇帝,得到皇帝陛下的幾句嘉獎,然後乾淨利落地跪在地上,熟練地磕幾個頭,發出響亮有節奏的聲音,流幾滴眼淚,口中同時大呼固定臺詞:“折殺奴才!”
我對明代的文官們感覺一般,這幫人總是喜歡嘰嘰喳喳,拉幫結派,有時候還胡亂告狀,排除異己。但他們仍然是值得讚賞的,畢竟敢於堅持原則、敢冒砍頭打屁股的風險,敢罵皇帝、敢罵權奸宦官、敢於抗命,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在我看來,父母生養多年,似乎不是為了讓自家孩子天天自稱“奴才我”,四處給人磕頭下跪的。在人的身上,多少還應該有一樣東西——骨氣。
當時的地方官們似乎還是有點骨氣的,他們無一例外地對這位出行的皇帝表達了不同意見,朱厚照才走到通州,保定府的御史奏摺就來了,大意是路上危險,一路不便,您還是回去吧。
朱厚照不理。
過了保定,還沒進山東,山東御史的奏摺也來了,還是勸他回去。
朱厚照回去了。
但他老人家願意回去,決不是從諫如流,而是因為他丟了一樣東西。
然後他脫離大隊,一路狂奔幾百裡,帶著幾個隨從,一口氣從山東邊境跑回了京城,只為了對一個女人說一句話:
“我來接你了。”
這個女人姓劉,史書上稱“劉姬”,是朱厚照十分喜愛的一個女人,出發之前,他本來打算帶著劉姬一起走,但考慮到戰場十分危險,朱厚照憐香惜玉,決定把她安置在京城近郊,看情況再說。
臨走之前,劉姬給了朱厚照一根玉簪,約定如無意外,以此為信物相見。
可是意外偏偏發生了,過盧溝橋(偏偏就在這地方)的時候,他一時激動,衝得太快,把玉簪給弄丟了。
雖然那年頭沒有環衛工人天天打掃,但畢竟後面跟著十萬大軍,幾十萬雙腳下去,別說玉簪,玉棒槌也踩沒了。
當時朱厚照也沒在意,到了山東,聽說朱宸濠已經完蛋,他便派人去接劉姬。
可這位劉姬雖然是個弱女子,卻是個認死理的傢伙,她見來人沒有信物,打死也不肯走。
使者回去報告了朱厚照,說這事情很難辦,她不肯來。
確實難辦,又不能因此就班師回朝,為了這個女人,皇帝陛下親自跑一趟?
一百個皇帝中間會有一百個都說不,朱厚照是第一百零一個。
為了自己喜歡的女人跑一趟,他認為很值得。
於是,在極度的驚喜之後,劉姬坐上了朱厚照的船,一同向山東進發。
這件事情再次考驗了文官們的忍耐極限,你玩也就玩了,現在還擅自脫離群眾一個人獨自行動,太過分了!
沒等到京城的言官們動手,山東的一位熊御史就近上了一封奏摺。
看得出來這位御史還是動了一番腦筋的,他的奏摺可謂奇文,大致意思是:
“皇帝陛下帶著幾個隨從,穿著便衣,露宿野外,這太不對了!如果出了什麼事情,國家怎麼辦?你媽怎麼辦(如太后何)?”
朱厚照涵養很好,沒有收拾他,這是不太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