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1 / 4)

計劃已定,大明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這個使者的名字叫做李實,他當時的職務是禮部侍郎。

在這裡特意指出此人的職務,是因為其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大家知道侍郎是副部長,三品官,外交人員也要講個檔次的,這樣的級別出訪按說已經不低了,似乎可以認為朱祁鈺對於這次出使是很重視的,但我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別有玄機。

就在幾天之前,這位仁兄還不是禮部侍郎,他原先的職務僅僅是一個給事中(七品官)!直到出發前,才匆忙給他一個職稱,讓他出使。

既然出使,自然有國書,可這封國書也有很大的問題,其大致內容是:你們殺了大明的人,大明也能夠殺你們!我大明遼闊,人口眾多,之所以不去打你,是怕有違天意,聽說你們已經收兵回去,看來是已經畏懼天意,朕很滿意,所以派人出使。

大家看看,這像是和平國書嗎,估計都可以當成戰書用了,而且其中根本沒有提到接朱祁鎮回來的問題,用心何在,昭然若揭。

當李實看到這份國書,發現並沒有接朱祁鎮回來的內容時,不禁也大吃一驚,馬上跑到內閣,他還比較天真,以為是某位大人草擬時寫漏,誰知在半路上正好遇到朱祁鈺的親信太監興安,便向他詢問此事,興安根本不搭理他,只是大聲訓斥道:“拿著國書上路吧,管那麼多幹什麼?!”(奉黃紙詔行耳,它何預)

李實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就這樣,一個小官帶著一封所謂的和平國書出發了。在我看來,這又是一場鬧劇。

而千里之外的朱祁鎮聽到這個訊息後,卻十分興奮,他認為這代表著他回家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叫李實的人其實並不是來接他的,恰恰相反,這個人是來罵他的。

此時,剛剛天降大任的李實估計也不會想到,他這個本來註定寂寂無名的小人物會因為這次出使而名震一時,並在歷史上留下兩段傳奇對話。

【傳奇的對話】

景泰元年(1450)七月十一日,李實抵達也失八禿兒(地名),這裡正是也先的大本營,然後由人帶領前去看望朱祁鎮。

君臣見面之後,感慨萬千,都流下了眼淚,不過從後來的對話看,他們流淚的原因似乎並不相同。

雙方先寒暄了一下,然後開始了這段歷史上極為有趣的對話。

朱祁鎮:太后(孫太后)好嗎?皇上(朱祁鈺)好嗎?皇后(錢皇后)好嗎?

李實:都好,請太上皇放心。

朱祁鎮:這裡冷,衣服不夠,你帶了衣服來沒有?

李實:不好意思,出門急,沒帶。

朱祁鎮:……

李實:臣和隨從帶了自己的幾件衣服,太上皇先用吧。(私以常服獻)

朱祁鎮:這裡吃的都是牛羊肉,你帶吃的來了嗎?

李實:不好意思,沒有。

朱祁鎮:……

李實:臣這裡隨身帶有幾鬥米,太上皇先吃著吧。

朱祁鎮:這些都是小事情(此皆細故),你來幫我料理大事,我在這裡都呆了一年了,你們怎麼不來接我啊?

李實:臣不知道。

朱祁鎮:現在也先已經答應放我走了,請你回去告訴皇上,派人來接我,只要能夠回去,哪怕是隻做一個老百姓(願為黔首)!哪怕給祖宗看墳墓也行啊(守祖宗陵寢)!

說到這裡,朱祁鎮再也忍耐不住,痛哭起來。

身為太上皇,竟說出這樣的話,看來朱祁鎮確實是沒辦法了,他只想回家而已。

朱祁鎮開始了見面後的第二次哭泣,但這一次,哭的只有他一個人,因為李實並沒有哭。

李實只是冷冷地看著他,並最終問出了兩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問題。

問題一:

李實:太上皇住在這裡,才記得以往錦衣玉食的生活嗎?

問題二:

李實:太上皇有今日,只因寵信王振,既然如此,當初為何要寵信這個小人?

如此之態度,如此之問話,若非載於史書,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

真是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啊,一個小小的芝麻官竟然敢用這種口氣去嘲諷太上皇,朱祁鎮那僅存的自尊和威嚴就此徹底消散。

朱祁鎮聽到這兩個問題,心中百感交集,他無法也不能回答這兩個問題,唯有失聲痛哭,並說出了他唯一的辯詞:

“我用錯了王振,這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