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一行為使得從此中原王朝在與遊牧民族的軍事鬥爭中處於無險可守的被動地位。由於中原以步兵為主,而遊牧民族以騎兵為主,割讓十六州以後,中原步兵們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對騎兵的衝擊。
從某種程度上說,整個宋朝就毀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計程車兵們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抗遊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個大宋王朝的崩潰。
在燕雲失陷四百年後,朱元璋開始了他的北伐,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統一戰爭。
朱元璋此時又面臨新的選擇,該怎麼進攻呢。
當時朱元璋已經佔據了江浙和湖廣一帶,但元仍然佔據著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要實現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作戰計劃。
朱元璋並沒有選擇直接進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認為要想徹底的擊敗元朝統治者,必須先攻取山東和河南,然後再圖大都。
這個策略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此時的元朝實力還很強。
為了鼓舞軍隊計程車氣,朱元璋在出徵前對他計程車兵和將領們說了一句話,以鼓舞他們計程車氣。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我們可以想象到,朱元璋應該是咬牙切齒說出這句話的。
北伐正式開始,主將是堪稱明帝國雙璧的徐達和常遇春,他們並未讓朱元璋失望。經過殘酷戰爭考驗的吳軍連續攻破元的防線,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山東。
這一過程實在是無甚可寫,因為元軍實在是不堪一擊。
在王保保的心中,並沒有把朱元璋和徐達當回事,在他看來,徐達軍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紀律鬆散,戰鬥力差的農民起義軍沒有什麼區別。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對付與他爭權的李思齊,而只是將防守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弟弟脫因帖木兒,這位脫因帖木兒倒也是一位不錯的將領,但和超一流的徐達常遇春相比,他還差得很遠。
徐達和常遇春用自己的軍事行動給他上了一堂軍事理論課,他在濟南還沒回過味來,就發現自己駐守的山東已經遍插吳軍的旗幟。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