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寶祐七年(1259)二月,大汗蒙哥親自帶領軍隊攻擊四川合州,這一仗打了五個月。守將王堅堅守合州釣魚城,不但打退了蒙古軍隊的進攻,還在戰鬥中擊傷了大汗蒙哥。

發生的這一切,讓蒙古貴族們很不理解,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援著這些柔弱的人,讓他們如此堅強呢?

他們決心找出答案。

雖然南宋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終還是無法擋住蒙古軍隊的鐵騎。

1279年,在激烈抵抗後,南宋最後一個戰時丞相陸秀夫在海上向幼年的皇帝趙昺行禮,說出了最後的話:

“國家到了這個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許國了”。

然後他揹著皇帝,跳入了大海中。

南宋滅亡了,但蒙古貴族們心中的謎團始終沒有解開。

此時,他們發現自己有可能從一個人身上找到答案。

這個人叫文天祥。

【道義】

此時的文天祥已經在元的監獄裡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時刻起兵的,組織義兵抗元,戰敗後被俘。

這樣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正是元朝統治者們理想的研究物件。是什麼支援著他去做這樣一件根本沒有可能達成的事呢?

於是,從投降的宋朝丞相到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皇帝,個個都來勸降,但他們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

絕不投降!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蒙古貴族們認識到,這個人心中有一樣東西在支援著他。

這樣東西叫做道義!

道義是個什麼玩意兒?

看不見也摸不著,但蒙古貴族們還是把握住了一點,那就是隻要降伏了這個人,就能樹立一個典型,道義是可以被打敗的。

於是他們換著法子折磨文天祥,從舒適的暖房到臭氣熏天的黑牢,從軟到硬,無所不用。

但文天祥軟硬不吃。

文天祥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寫下了千古名篇——《正氣歌》。

其中有兩句話,是他內心的寫照: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一個人的氣節和尊嚴,正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體現出來的。

蒙古貴族們沒有辦法了,只好讓忽必烈出場。

忽必烈是一個接受過長時間漢化教育的人,他深知,殺掉文天祥很簡單,但要征服他心中的信念是困難的。

他以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對文天祥說,你是真正的人才,留在我這裡做個宰相吧。

文天祥拒絕了他!

忽必烈反覆勸說,都沒有效果,他實在無法了,只好對文天祥說:你想幹什麼,自己說吧。

文天祥昂頭說道:只求一死!

好好的活著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死呢,那個道義就那麼重要?

他佩服這個人,但也不理解他。

成全了你吧!

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場,他到達刑場時,周圍圍著無數百姓,他們將看著這個英勇不屈的人被處死。

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問題,南是哪個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給了他。

他向南方跪拜行禮,然後坐下,從容不迫的對行刑的人說:

我的事結束了。

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勝利者!

他以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告訴了所有的人,在這場以個人對抗一個國家的戰爭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勝利者!

他至死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

元朝的統治者們最終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其實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帶詔中,這也是他的遺書。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此誠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

文天祥的行為告訴了所有的人,肉體可以被征服,但道義是不會被征服的。

這種道義,不但屬於每一個人,也屬於他們的國家,民族。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們介紹文天祥不但是要介紹他的偉大,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作為典型人物,文天祥的行為及思想很值得研究,我們在前面說過,很多看起來不相關的事情,是有著很深刻的聯絡的,文天祥的行為與後來明朝眾多的正臣及東林黨的產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