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意。用我們今天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我捧得起你,就踩得倒你!”

換個思維來看,其中的變數也很多,皇帝不一定非要殺你不可,他大可把你關起來,打你個半死,然後神不知鬼不覺的找人害你一下,然後報個暴病而死。這樣既成全了他的名聲,又遂了心願,一舉兩得。不是我不守信用,實在是你沒福氣啊。

而當時的胡惟庸和李善長都非常看重這兩張空頭支票,充分說明了他們的政治水平和朱元璋比起來只是小學生水平。

當胡惟庸暴露出他的企圖後,李善長並未理睬他,因為他和愚蠢的胡惟庸不一樣,他親眼看到過無數的英雄豪傑都敗在朱元璋的手上,十分了解朱元璋的可怕,不會犯和朱元璋作對這樣愚蠢的錯誤。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當年選擇的小人物,現在居然不自量力,要和朱元璋較勁,甚至現在還要拉自己下水。事易時移啊,他堅定的拒絕了胡惟庸的要求。

胡惟庸這個人看問題不行,看人倒還是有一套的,他發現李善長不吃他那一套,便開始走親戚路線,恰好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是胡惟庸的兒女親家,於是胡惟庸便把李存義拉下了水。李存義得了好處,便不停的遊說李善長。李善長剛開始的時候還嚴辭喝斥李存義,後來聽得多了,也就默許了,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已經老了,等我死後,你們自己看著辦吧”(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李善長就這樣被拉下了水。

胡惟庸終於放心了,滿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麼樣!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嗎!

現在看來,他確實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

但胡惟庸的這些活動確實給朱元璋出了道難題,畢竟如此之多的大臣都是一黨,朱元璋要考慮如何分化瓦解他們,才能消滅胡惟庸的勢力,而這又談何容易,真是一道難題啊。

然而朱元璋在聽完密探對胡惟庸反常舉動的報告後,只用了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水平是相當的高。

“那就都殺掉吧。”

【殺人償命】

在殺人這件事情上,朱元璋一向是說到做到的,他冷眼旁觀胡惟庸的一舉一動,看他能玩出什麼花樣來。而胡惟庸也積極做著對付朱元璋的準備,他知道自己和朱元璋遲早有一天會正面交鋒的。

這一天很快到來了。

在一次出遊中,胡惟庸的兒子墜馬,死於路過的馬車輪下。胡惟庸一怒之下沒有通知司法部門,就殺了馬車伕。這件事情傳到了朱元璋那裡,他命令胡惟庸向他解釋這件事情。

胡惟庸趕到朱元璋處,他在路上已經想好了所有的藉口和說辭,一見到朱元璋,他便忙不迭的訴起苦來,說自己是如何可憐,兒子如何孝順,馬車伕如何不遵守交通規則,違章壓線行駛等等,而朱元璋的態度非常奇怪。

他只是沉默,用冷冷的眼光看著胡惟庸。

胡惟庸仍不知趣,不停的述說著委屈,等到他發現在這場兩個人的對話中始終只有一個人說話時,他停住了,看著朱元璋,他發現朱元璋也正看著他。

令人恐懼的沉默。

朱元璋終於站了起來,他走到胡惟庸面前,用不大卻十分清楚地聲音平靜的說道:“殺人償命。”

然後他飄然而出,沒有再看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呆住了,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雞的看著前方。

突然,胡惟庸的手顫抖起來,他用身體壓住自己的手,但是沒有用,他全身都抖動起來,就如同一個抽風的人。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懼了,這是他身體的自然反應。

在家中與那些同黨商議的時候,他覺得朱元璋似乎軟弱得不堪一擊,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人,而朱元璋並沒有什麼親信。隨著他的同黨人數的增加,他不斷的感覺到自己的強大。在同黨的吹捧中,他似乎看到自己將要取朱元璋而代之,成為最高的統治者!

而當他真正面對朱元璋的眼神時,他才感覺到,自己和麵前的這個人差得太遠。自己也算是個人才,但自己的對手似乎並不是人,而是一把寒光閃閃的刀。

朱元璋是這樣走到這一步的呢,從茅草屋的風雨到皇覺寺的孤燈,從滁州的刀光劍影到鄱陽湖的烽火連天,他從千軍萬馬中賓士而出,自屍山血海裡站立起來。他經歷過無數的磨難,忍受過無數的痛苦,他不畏懼所有的權威,不懼怕任何的敵人。一個個蓋世梟雄在他面前倒下去,他見過的死人比胡惟庸見過的活人還多!

胡惟庸終於明白了為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