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見到的都是那些拿著明晃晃的刀劍、穿著厚重鎧甲出入的將領和缺手缺腳、身負重傷計程車兵,耳中終日聽到的都是什麼今天砍了幾個腦袋、昨天搶了多少東西之類的兒童不宜的話語。慢慢的,他也被同化了。

即使在環境變好後,朱棣也從來都不是朱元璋教育的重點物件,沒有像宋濂那樣的學者去教導他,他雖有皇子的名號,卻似乎並沒有皇子的尊容。如果要以學習成績來劃分的話,皇太子朱標就是班裡的優等生,而朱棣則是不用功讀書的社會青年。

毛澤東曾經對朱棣的文化程度有過一個評價——半文盲,當然這個文盲不是指不識字,而是相對於當時皇家的教育水平而言的。就史料和朱棣批改的奏章來看,這個評價是比較中肯的,他確實沒有什麼文采,甚至還不如當年的失學青年,後來的自學成才者朱重八。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優等生往往幹不過社會青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與他的哥哥不同,在成長的歲月裡,他經常和武將們混在一起,似乎談論戰場上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興趣。另外,他和他的一個表哥關係也很好,時常一同出遊,按說他的表哥也是皇親國戚,應該不會給他什麼壞的影響,可問題在於這位表哥主抓的工作比較特殊。

他的這個表哥就是李文忠。

李文忠是僅次於徐達和常遇春的名將,甚至有人認為他的軍事能力已經超過了常遇春,與李文忠在一起,除了打仗外,也沒有什麼可談的了。這段經歷讓朱棣受益匪淺,他學到了很多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軍事經驗。

此外,他還有一個收穫,那就是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由於李文忠比朱棣要大很多,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自然就成為了朱棣的夥伴。

幼年時的經歷使得朱棣早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討論後,他清楚地認識到——與李文忠相比,李景隆是個軍事白痴。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李文忠雖然比不上龍鳳,但也可以稱得上是老虎,偏偏他的兒子卻只能算是一隻老鼠。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景隆不但是個軍事蠢才,還是個軟骨頭。當然李景隆的這些性格特點都已被朱棣牢牢地記在心中,他相信,將來總歸是會派上用場的。

朱棣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母親身份低賤,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寵愛,他有三個哥哥,二十二個弟弟,故雖貴為皇子,卻沒有多少人關注,渾似路邊野草般無人照料,但最讓他難受的是,哥哥朱標卻可以享有一切優待特權,他用的東西是最好的,所用禮儀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見到他就跪拜行禮,誠惶誠恐。

因為大臣們知道,這個叫朱標的人將來會繼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統治者,如果要保住腦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馬屁。你朱棣是個什麼東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還是早點去就藩,當個土財主吧!

人不怕窮,只怕比。

朱標享受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為他是太子。

什麼是太子?大家都是貧農朱重八的兒子,你穿開襠褲的時候我就認識你,尿床搗蛋哪一樣你沒幹過,還真把自己當龍子龍孫了,誰不知道誰啊?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朱棣雖然不窮,卻比較慘,因為無論這個家多好,多富,將來都不是他的。所以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的朱棣並沒有同年齡人的天真。

他知道,在這個家裡,要想得到什麼,必須靠自己去爭取。

一定要成功。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一歲的朱棣被封為燕王,這並不表示朱元璋特別看重他,因為據史料記載,他的二十六個兒子都被封了王,這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十七歲時,朱棣經朱氏婚姻介紹所包辦,迎娶了他的第一個妻子,而他的這個老婆正是第一名將徐達的長女。

這樣看來,他的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體現了朱棣和武將之間的某種聯盟。

二十一歲時,他奉命就藩,地點是北平,即當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此時的朱棣年紀雖輕,卻已飽嘗人間冷暖,看透世間悲涼,身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內官們趨炎附勢、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徑。

當然他也明白,這些人的行為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榮耀總是站在成功者那邊,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一定要做一個成功者。

他年幼時已歷經戰火,成長過程中又總是和武將打交道,他見識過慘烈的戰場、血腥的殺戮,年青時所經歷的這一切已將他的人生角色定格為職業軍人,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