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金絲鴛鴦墜 作者:沸點123

來,時近午牌,廖展雄盥洗畢,正在房內看徐公公的書信,胡宜秋悄悄走進來,道:“表哥恁早。”

廖展雄抬頭笑道:“何言恁早?實是恁遲。”

胡宜秋坐到對面的椅子上,廖展雄遞過書通道:“表弟你看,那老閹賊竟欲行刺在福建抗倭寇的戚繼光,實應千刀萬剮,方解我心頭之恨!”

胡宜秋道:“表哥說的極是。現今三戒與奚橋雖然斃命,只是李塵已去了湖廣辰州蜈蚣嶺。小弟欲去辰州走一趟,會會那五毒道長,以免戚繼光遭他暗算。”

廖展雄道:“表弟之言,正合我意,愚兄也欲去除掉那個妖道。”

胡宜秋道:“表哥能去自是再好沒有。只是表哥父兄之仇未報,怎能脫身?”

廖展雄道:“熱血男兒理當馳聘疆場,殺敵報國!蜈蚣嶺事了,我欲投效戚繼光麾下,剪平倭寇,為民除害。區區私仇,只得暫且放下;況且在江湖上行走,也可趁便打聽仇家的下落,此行正可公私兩便。”

胡宜秋年方二十,比廖展雄小四歲,在這兩天相處中,覺得表哥為人正直可親而又武功絕倫,此時聽了表哥慷慨激昂之詞,又覺得他見識過人,有大丈夫氣慨,心底裡對他益發崇敬了。

次日清晨,廖展雄、胡宜秋騎馬登程,向湖廣辰州(今湖南沅陵)進發。出了小南門,二人邊走邊聊,打發途中寂寞。胡宜秋道:“表哥,小弟甚是不解,那明教寺何以要築高臺?”

廖展雄道:“那高臺名曰:‘教弩臺’,又名‘曹操點將臺’,相傳系三國時曹操所建,是教士兵發弩射箭用的。合肥城當時為曹操與東吳兩軍對峙的前方,曹操命大將張遼領兵守衛於此。曹操統一中原後,準備率兵攻打東吳,這就必須渡越長江天塹。在江面上交戰,最宜用弩箭,而北方士兵卻不諳水性,在江風中發箭,會失去準頭,於是有人獻策說,可築高臺教弩,因為臺高風大,似江面之風。曹操喜而納之。此時曹軍正在逍遙津操練水師,宜就近築臺教弩,曹操便命士兵從逍遙津西岸取土,在南岸不遠處築臺。築臺運土須用土筐,一時哪裡能找到許多土筐?曹操急中生智,命士兵以衣襟代筐運土。成千上萬計程車兵,每人以衣襟兜運幾兜土,不要多時,臺便建成了。逍遙津西岸取土之地,呈現出一個豆葉形的大土坑,以逍遙津之水灌之,得池故曰‘豆葉池’。豆葉池與逍遙津相連,又增大了停泊戰船的水域,實是一舉兩得之事。到了南朝蕭梁年間,才有僧人在教弩臺上始建寺廟。但寺廟屢遭兵火,又屢次重建,現今的明教寺建於本朝初年。”

胡宜秋道:“說到逍遙津,我想起一件事,我曾讀《三國志》,見張遼大戰逍遙津一段寫道:‘合肥城北門外有逍遙津可藏水師。’而眼前見到的逍遙津,怎麼卻在城裡?”

廖展雄笑道:“《三國志》上寫的是東漢末年的事,那時的合肥城,北門在現時的鼓樓橋,東門在九獅橋稍西偏南,城圈較小,逍遙津、教弩臺均在城外;現時的合肥城,系唐初大將尉遲恭擴建的,比三國時大了好幾倍,不僅逍遙津、教弩臺圈進了城內,連九獅橋、飛騎橋也圈進城內了。”

胡宜秋道:“喔,原來如此。表哥不說,小弟哪裡知道?”

夕陽西沉,從一片彤雲射下萬道霞光,映到人臉上,火紅火紅的。廖、胡二人一路上談今論古,甚是洽意,不知不覺到了呂亭鎮。

廖展雄道:“表弟,天將尋晚,今夕就在呂亭歇腳吧。我的徒弟住在這裡,前些日子受了傷,不知好了沒有,正好去看看。”

胡宜秋奇道:“表哥剛剛藝成下山,怎的便收了徒弟?”

廖展雄將打豹收徒之事說了,胡宜秋笑道:“表哥好福氣,才下山便收了個得意的徒弟。”

二人催馬行至岳家。嶽山見了,甚是殷勤,說道:“廖大俠匆匆上哪裡去?這次可要多住幾天了。”

廖展雄道:“我與胡表弟有事去湖廣辰州,途經呂亭,順便看看嶽平的傷勢,明天一早就要趕路。”

嶽平上前給師父叩頭道:“師父帶徒兒一起去吧,也好見見世面。”

廖展雄道:“你肩傷未愈,還是好好養傷要緊。”

嶽平道:“徒兒傷愈之後,可到哪裡去尋師父?”

胡宜秋見他感情真切,便道:“我們不久即去福建投效戚繼光,我哥哥在戚繼光帳下任職參將。你傷愈之後徑去福建,若我們尚未至軍營,可找我哥哥胡宜春。”取了一根銀針給嶽平,道:“以此為證。”

嶽平接過銀針,歡天喜地,道:“多謝胡大俠。”小心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